李嬌嬌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通信工程學院副教授
●模擬月球外場實驗中的李嬌嬌(左一)。 香港文匯報陝西傳真

「我的身體沒辦法穿梭宇宙或是順着洋流暢游海底,但我的研究可以。」

每每談起自己「逐月」的研究方向時,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通信工程學院副教授李嬌嬌的眼眸中總會閃爍出月亮般的光輝。「夜空多麼浩瀚無垠,這顆距離我們最近的星球如此閃耀,而我能做的,就是更加清晰地『看見』她。」

作為空間探索的關鍵組成部分,遙感圖像智能處理一直是全球各國競相發展的熱點領域。在遙感圖像智能處理的大方向下,李嬌嬌專注於高光譜圖像高精度重建與精準解譯,一路過關斬將連續攻克了多項難關。2020年,在計算機頂級會議IEEE CVPR主辦的NTIRE比賽中,光譜重建賽道吸引了清華大學、斯坦福、ETH等來自世界各國的名校角逐。最終,李嬌嬌和她的學生團隊在該賽道獲得世界冠軍。「在業界,我們認為這個技術應用範圍很廣,比如可以裝載在華為手機上,或是進一步在現有星載傳感器的基礎上提升其性能等。」

研製算法 攝錄月背國旗

隨後,憑藉着出色的科研能力,李嬌嬌得以開始參加包括「深空探測的智能化處理」等國家重點項目。近年來,她先後主持、參與多項國家重大科研項目,成果應用於TH-3、天問二號、高分二號、資源三號、西電一號等衛星。在探月項目中,中國科學院月球與深空探測總體部副主任、嫦娥八號任務副總師薛長斌等前輩被李嬌嬌極大地觸動,「這些優秀又謙遜的科學家激勵着我在科研這條道路上付出更多努力。」

在「嫦娥六號」探秘月背任務中,李嬌嬌的博士生導師李雲松教授團隊負責完成了着陸器全景相機圖像壓縮算法的研製任務。該團隊研製的壓縮編碼單元的全景相機,清晰地記錄了五星紅旗首次在月背徐徐展開的精彩瞬間,並成功拍攝到高清晰度的國旗照片。這也讓李嬌嬌對於未來充滿信心,她計劃進一步把圖像處理的算法與前端的傳感設備結合起來,做成基於計算成像和智能處理的一體化系統,這樣可以更好地完成深空探測等任務。

堅定科研方向 攻堅克難

「科研的道路是始終艱辛的,尤其面對一些世界公認的難題時。在攻堅克難的過程中,首先要沉下自己的心,不能浮躁,必須投入足夠多的精力和時間才能看到回報。」李嬌嬌表示,特別是要堅定自己的科研方向,一定要相信自己的研究可以給國家的重大需求或者任務提供可靠技術,不能輕易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