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 新加坡大選上周六(5月3日)進行投票,在投票結束後兩小時公布的抽樣點票結果顯示,預計執政人民行動黨(PAP)在國會97個議席中可奪得87席,在野工人黨有望獲得10席。總理黃循財領軍出戰的馬西嶺—油池集選區,PAP團隊以74%得票率大幅領先。今次是黃循財接棒後首次領導PAP出戰,選舉結果被視為新加坡選民對PAP政府的信任指標。
新加坡合共1,240個票站從早上8時至晚上8時開放,讓超過262萬名合資格選民投票,當天新加坡下大雨,不少選民冒雨投票。今屆大選有211名候選人競逐97個國會議席,他們來自11個政黨,亦包括兩名獨立候選人。PAP在所有選區均派員競逐,由於其中一個集選區沒有其他競爭對手,PAP的5名候選人自動當選。
李顯龍爭取連任
黃循財中午到票站投票。他選前多次表示,在全球地緣政治局勢不穩、經濟發展遲緩的背景下,PAP政府需要選民強力授權,帶領嚴重依賴貿易的新加坡度過經濟不確定性。交棒給黃循財的國務資政李顯龍,則到一間中學的票站投票,是他第10次參選爭取連任國會議員。
美國《紐約時報》指出,從2008年到2023年,新加坡當地居民的財富中位數下跌1.8%,不少民眾深感當地物價攀升、貧富差距拉闊,部分選民出於對政府平抑物價等措施不滿,選擇支持在野黨。54歲居民楊先生表示,「與許多新加坡人一樣,我希望看到國會中有更激烈的辯論。」
44歲的私人健身教練陳先生也表示,他的妻子是一名普通攤販,他認為他們的家庭屬於中低收入階層,「我擔心孩子們未來的住房和生活開支,與普通民眾相比,政府高層的精英主義似乎愈來愈明顯。許多高官收入豐厚,我擔心政府幫助國家進步時,卻將很多人拋在身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