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遊、玩具、遙控車……廣交會三期的玩具展區有各種各樣的玩具。香港文匯報記者盧靜怡 攝
●廣交會三期,各式玩具吸引海外採購商的關注。 香港文匯報記者盧靜怡 攝

廣交會設「內銷洽談區」 外貿企針對內地市場開發新產品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盧靜怡、李紫妍 廣州報道)「以前能買30個玩具,現在只能買兩個。而且價格會比之前要貴一些。」美國總統特朗普4月30日在白宮內閣會議上承認關稅對玩具的影響。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玩具生產國和出口國,嚴重依賴「中國製造」的美國玩具市場如今面臨着貨品短缺,曾經物美價廉的玩具變成了「奢侈品」,美國民眾承受了美國政府濫施關稅政策後造成的後果。正在廣州舉行的第137屆廣交會三期展會上,玩具是其中一大展示板塊。面對美國的關稅「大棒」,不少中國玩具出口企業表示會暫停美國訂單,寧願將供美國貨品存在倉庫也不會蝕本運出。事實上,這些精品玩具的銷路並不發愁,不少企業在國家推動的外貿優品拓內銷系列活動中打通了內銷之路,短短一個月時間已經陸續進駐內地商超,前景看好。

美去年進口玩具 75%來自中國

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2024年美國進口了價值177億美元的玩具,其中75%來自中國。然而,在美國濫施關稅政策之後,不少中國玩具廠商都暫停生產或發貨美國市場的訂單,轉而將目光投向內地市場。香港文匯報記者在走訪廣交會玩具展區中發現,不少在「C位」醒目位置的大型玩具企業,都掛上了「可內銷」的牌子,有的更是開闢了「內銷洽談區」。

在蘇豪弘業玩具展位上,一系列會對話的AI毛絨玩具吸引了採購商的圍觀。「我們玩具板塊的九成銷往海外,其中60%至70%出口至美國。」蘇豪弘業銷售經理江舟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受美國濫施關稅影響,美國市場的訂單已有所放緩。「從去年開始,很多美國客戶處於觀望狀態,有些訂單被暫停。」他說,公司與美國市場合作已久,不少老客戶有30多年以上的合作關係,但高額關稅讓美國客戶進退兩難。「關稅加到100%以上時,我們是無法分攤稅負的,我們一邊維繫美國老客戶的關係,繼續打樣保持合作,等形勢變化再重新恢復出口。另一邊,我們也在嘗試拓展內銷市場。」

政府打通渠道 產品入駐大型商超

「以前我們想做內銷,但找不到門路。」江舟坦言,作為老牌外貿企業,對內地市場感到陌生,即使想聯繫大型商超,也常常面臨「沒有人脈、沒有通道」等難題。轉機來自國家近期大力推動的外貿優品拓內銷行動。「像山姆等一些大型商超,過去是我們碰不到的渠道,但現在他們在國家政策號召下,主動歡迎外貿企業入駐,還提供了優惠政策。」短短一個月時間,江舟說,他們有部分產品已進入這些商超的電商端口,正在加緊裝修線下展示櫃位,未來將進一步拓展實體渠道。「我們第一次跑內地商場,確實也不太熟悉,但這是一個機會,政府幫我們打通了第一道門檻,接下來就看我們的產品實力了。這套AI毛絨玩具是專門針對內地市場而開發的。」

「我們每年的訂單約在6,000萬美元左右,其中美國市場佔比兩成。」江蘇國泰博創實業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孫夢婷表示, 美國加徵關稅之後,他們將部分產能轉移到柬埔寨的工廠生產。「外國的工廠不及中國那麼配套齊全,而且員工效率也不及國內,所以柬埔寨工廠目前只能進行簡單的來料加工,無法處理複雜品類,所以也很難單靠外國工廠做美國訂單。」

暫停美市場 嘗試和名創優品合作

孫夢婷亦指,美國加稅後,公司尚有一批美國訂單的玩具滯留在倉庫。「我們只能存起來等,不可能蝕本運出去美國的。」相比起美國市場的停滯,她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公司這一個月在拓內銷方面成效迅速。「我們已經和名創優品嘗試合作。內地市場強調設計感與IP聯名,我們做慣歐美風格的,仍需要一段時間去摸索。」

江蘇陽光東昇進出口有限公司的展台布置得溫馨夢幻,各式可愛溫柔的長毛絨動物玩偶擺滿展櫃,讓人彷彿步入一個童話世界。而仔細一看,這些玩偶風格鮮明地分為兩種,一種造型和顏色比較傳統柔和,另一種則在配色上更鮮艷活潑,形象設計也更加大膽有趣。該公司玩具部進出口總經理謝貽怡介紹,公司主要做歐洲出口,前者是他們根據當地消費者偏好設計生產的產品,後者則是近年來專門開拓國內市場的新產品。

「國內市場很大,今年廣交會也很鼓勵企業轉內銷,所以專門帶來一些適合國內銷售的產品,多試試機會。」開拓國內外新市場,是今年廣交會上外貿企業的「主旋律」。除了接觸到秘魯等西班牙語國家,以及印度、俄羅斯等許多新興海外市場的客戶,謝貽怡說,本次廣交會他們還專門帶來針對國內市場設計的自有玩偶品牌,現場也吸引了很多國內外採購商,她表示國內品牌其實早已在淘寶等電商平台上架銷售,並且賣得不錯,希望通過廣交會的平台加大內銷的宣傳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