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經濟衰退幾率激增 西海岸貨運量驟降

香港文匯報訊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4月2日宣布對全球徵收所謂「對等關稅」,至今已過了一個月。特朗普企圖以犧牲他國的利益實現「美國優先」,然而現實卻截然相反:美國通脹預期飆升至40多年高位,經濟衰退幾率激增,西海岸貨運量驟降,而他承諾讓製造業回流卻遙遙無期。但支持特朗普的共和黨人面對這些事實仍然死撐,堅稱「沒有看到任何衰退的跡象」。

美國密歇根州大學在4月25日公布的民調數據顯示,消費者對未來一年美國國內通脹幅度的預期,在4月升至6.5%,創下1981年以來最高值,而對未來5至10年價格漲幅的預期飆升至4.4%,達到1991年以來最高。此外,經濟學家對美國一年內經濟衰退幾率的預測,從1月的20%飆升至4月的45%。

洛杉磯港及鄰近的長灘港是美國最繁忙的貨櫃貨運處理中心,全美約三分之一貨櫃貨物均透過這兩個港口入境。然而特朗普關稅政策導致港口貨運量驟降,已波及港口工人、物流行業司機和依賴港口生存的企業等。

洛杉磯港警告進口量將下降35%

美國《華爾街日報》近日報道,美國最大港口洛杉磯港已發出警告,稱兩周內貨物進口量將會下降35%以上。根據美國高頻貨物市場情報平台的數據,今年4月25日的洛杉磯港貨車貨運出站投標量指數僅為210.17,與去年數據存在明顯差異,且從3月起大幅低於去年同期。

另一方面,特朗普政府宣稱高額關稅可促進製造業回流美國,但愈來愈多證據顯示這僅是空談。現時美國製造業職位在非農業職位中僅佔8.1%,大量職位流向了服務業。此外,特朗普在首個任期曾訪問的10家工廠中,有一家已永久關閉,另一家終止主要業務,其他數家亦面臨各種挑戰,包括面臨特朗普關稅政策的衝擊。彭博社形容「這是美國製造業殘酷現實的縮影」,美國政府一再宣稱要「復興美國製造」,但實際就業增長幅度不大,企業外流、基礎設施缺失的問題長期沒有解決,關稅政策難以扭轉美國數十年來的產業外遷趨勢。

共和黨人死撐

然而支持特朗普的共和黨人卻毫不在意。共和黨參議員肯尼迪表示,並不擔心困擾金融市場和美國民眾的陰霾,稱「我沒有看到任何衰退的跡象」,表示消費者信心和就業市場只是「略有疲軟」。參議院共和黨領袖圖恩更稱政府正在採取「長期行動」,指所有這些經濟指標都是「短期的」。民主黨參議員沃倫形容共和黨人「將頭藏在毯子下」,批評特朗普的政策對國家而言是場災難,指這次危機的根本成因是特朗普一手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