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動畫及數碼藝術(榮譽)文學士課程(ADA)共需修讀120學分,主修課程包括三個類別:文科核心課程、美術史和活動影像的科目、動畫和數碼媒體的技能課程。課程兼顧科技與創意,讓學生學習廣泛的基本知識,例如藝術史、電影藝術、設計、2D與3D動畫、虛擬實境的概念與應用等。課程中48個學分與ADA專業相關,學生還需在三年級下學期開始,完成6個學分的畢業項目,可以選擇論文或是製作動畫。
邀業界權威任講者 拓學生視野
趙明德表示,設計課程不只是單純訓練某項技能,更應該關注學生的全人發展,並包括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對社會和世界事物的感知。曹鴻傑強調,課程設計上會加入實地考察,帶領學生到公司參觀,實際了解業界運作情況,並邀請業界權威人士擔任客座講者,分享他們豐富的經驗,為學生帶來更全面的視野。
為配合香港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願景,趙明德表示,校方除了在通識課程中融入許多中西文化共融元素外,ADA的課程也增加了中國元素的比例,「在教授動畫歷史時,特別強調中國動畫的發展歷史。」
由於ADA學生有不少是非本地生,文化交流非常豐富,學生們在小組合作的功課中,展現出卓越的合作精神,在相互影響下,帶來了新的動力和創意。
該課程內容提供許多實際操作的教學,故課程通常在電腦實驗室內進行,不同類型的教學實驗室亦逐年增加,包括專門供學生進行虛擬實境(VR)和運動捕捉相關科目的VR實驗室;設音頻室供學生錄音,同時配備一個長約8米的新LED牆和延展實境(XR)技術,用於XR表演、示範和虛擬製作等用途。此外,嶺大位於西九文化區M+大樓的所有課室均配備了視聽器材和數碼技術設備,部分ADA課程也會在這裏進行。
過去,大部分ADA學生選擇繼續升學,部分人則投身媒體或製作行業。畢業生趙思坤分享:「許多同學選擇繼續攻讀碩士學位,或者與朋友共同建立設計工作室。以我自身為例,過去專注設計,但現在興趣有所轉變,轉向人工智能(AI)領域,而在ADA學習幫助我掌握了足夠的技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