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利達集團梁秉然表示,自動化和無人車間推動公司生產效率大幅增長。
●在鴻利達中山工廠,員工在操控電腦管理機器。

鴻利達集團CEO特別助理梁秉然表示,繼中山工廠後,公司今年將推動深圳工廠的數字化轉型,發展無人工廠。目前正在做落實方案,規劃投入逾2,000萬元人民幣,進行分期改造,預計大約兩年內完成,如果市場好會加快改造,可能一年多也可以完成。

深圳獎勵資助推動更新

他稱,深圳工廠將大力推動技術改造淘汰一些老舊的設備,轉換成數字新型節能設備,像中山無人工廠逐步擴大,通過機器代替人,或者機器與人一起工作,最終實現完全機器代人,通過可編程設備提高效率。深圳工廠改造正與深圳電信和聯通等合作,做智能製造成熟度分析。而深圳市工信局也有出台相關獎勵和資助,根據國家智能製造能力承認度,委託第三方評估尋找差距,成熟度越高補貼越高,大概是投入金額的10%至20%。

梁秉然表示,現在公司大力發展柔性製造業務,以前是剛性製造,模具只適合生產某一部分產品,如果換代或者修改產品,這些模具就無法使用。公司投入大量資金開發、時間又很長,結果產品「壽命」1年就要換其他款式。如今公司通過可編程設備如工業機器人,換一下程序,便可以做其他產品。如今的高端製造一些產品生命周期不長,常常是低總量多型號,每一批次出貨少,但很多是個性化小批量生產,以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

他稱,現在數字化轉型工廠每兩周要回顧市場反應,不斷地更新,模具需提前2個月準備好,最快縮短至1個月,而以前模具最起碼要3個月以上,傳統項目都是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