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表示,民營經濟促進法從法律上明確了對民營經濟和市場公平競爭的保護。圖為3月22日,工人在位於江蘇省興化市戴南鎮的江蘇銀錫高溫線纜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作業。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凝哲 北京報道)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4月30日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自5月20日起施行。作為中國第一部專門關於民營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法律,民營經濟促進法共9章78條,包括總則、公平競爭、投資融資促進、科技創新、規範經營、服務保障、權益保護、法律責任以及附則。民營經濟促進法第一次將「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和民營經濟人士健康成長」寫入法律,第一次明確民營經濟法律地位,第一次明確規定「促進民營經濟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是國家長期堅持的重大方針政策。」專家表示,民營經濟促進法從法律上明確了對民營經濟和市場公平競爭的保護,這實際是對創新和新質生產力的保護,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法治保障,凝聚信心、共識和力量。

香港文匯報記者對比,正式出台的民營經濟促進法,相較去年10月發布的徵求意見稿,法律條款在規範異地執法行為方面有較大的改動。法律全文增加內容包括,「違反法律規定實施異地執法的,由有權機關責令改正,造成不良後果或者影響的,對負有責任的領導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等。法律明確,辦理案件需要異地執法的,應當遵守法定權限、條件和程序。國家機關之間對案件管轄有爭議的,可以進行協商,協商不成的,提請共同的上級機關決定。禁止為經濟利益等目的濫用職權實施異地執法。

促進投融資 加強規範引導

民營經濟促進法規定,國家堅持依法鼓勵、支持、引導民營經濟發展,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國家堅持平等對待、公平競爭、同等保護、共同發展的原則,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民營經濟組織與其他各類經濟組織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市場機會和發展權利。

在保障公平競爭、促進投資融資方面,民營經濟促進法規定,國家實行全國統一的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市場准入負面清單以外的領域,包括民營經濟組織在內的各類經濟組織可以依法平等進入。支持民營經濟組織參與國家重大戰略和重大工程。支持民營經濟組織在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等領域投資和創業,鼓勵開展傳統產業技術改造和轉型升級,參與現代化基礎設施投資建設。

此外,民營經濟促進法既鼓勵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又注重加強規範引導,鼓勵有條件的民營經濟組織建立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在服務保障方面,規定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建立暢通有效的政企溝通機制,及時聽取包括民營經濟組織在內各類經濟組織的意見建議,解決其反映的合理問題。

專家:執法層面應更強有力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劉英表示。這部法律的出台無論是從法律角度,還是從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構建的角度,以及因地制宜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角度,都非常重要。

劉英表示,法律從資金、勞動力、土地、數據等要素獲得的各個方面,確保民營企業能夠平等獲取資源,平等參與市場競爭。在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構建過程中,強調對民企的保護,是保護促進中國經濟增長,是保護創新,促進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加快中國式現代化的實現,提升民生福祉。

「『遠洋捕撈』等個別事件,對企業家的合法權利保護帶來很大衝擊,特別是給投資發展的預期帶來惡性負面影響」,劉英說,民營經濟促進法在法律層面是非常好的立法,其執法層面應該是更加強有力的,「要從『TXT』文檔,變成『EXE』執行文件」。這部法律不僅是給民企的,更是給執法、司法機構等所有人的。尤其是地方政府,需要拋棄形式主義、教條主義,認真落實法律,切實保護好民企和民營企業家。

形成良好營商環境吸外資

「我們要真正能夠做到把民營企業作為自家人,也確實能夠做到讓外資企業感到賓至如歸的營商環境,那麼就能夠吸引更多外資企業的入駐,真正實現投資中國」,劉英說。關稅戰是美國濫施關稅,提高貿易壁壘,甚至試圖阻擋其他國家對中國投資。如果中國能夠把民營經濟促進法執行好,形成良好的營商環境,就能吸引更多外資,助力中國應對複雜國際環境,打好關稅戰。

民營經濟促進法看點

三個首次

●首次將「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和民營經濟人士健康成長」寫入法律。

●首次明確民營經濟的法律地位。

●首次明確規定促進民營經濟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是國家長期堅持的重大方針政策。

起草歷程

●由司法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7家中央有關單位組成的立法起草工作專班,在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研究形成了草案。

●2024年12月、2025年2月和4月,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十四次和十五次會議對草案進行了三次審議,並通過了這部法律。

要點

平等對待、公平競爭

●市場准入負面清單以外領域,包括民營經濟組織在內的各類經濟組織可以依法平等進入;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定期清理市場准入壁壘、禁止在公共資源交易活動中限制或者排斥民營經濟組織;對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的行為依法處理,為民營經濟組織提供良好的市場環境。

支持民企牽頭國家重大技術攻關任務

●對民營經濟組織在科技創新提出明確支持,加強對民營經濟組織及其經營者原始創新的保護。

強化權益保護 優化服務保障

●建立暢通有效的政企溝通機制,強調民營經濟組織及其經營者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經營自主權等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規範執法,履約踐諾

●嚴禁用刑事手段干預經濟糾紛,加強異地執法協作。

國家發展改革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