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五一黃金周假期今天開始,特區政府入境處早前預計,5日假期期間的訪港內地旅客約有84萬人次,平均每日訪港人次同比上升約10%,本港旅遊業界預測生意有望比去年同期增加約5%至15%。香港作為中西文化交匯的國際都會,擁有豐富多元且獨特人文與自然旅遊資源,特區政府與旅遊業界應研究將傳統特色與現代元素有機結合,不斷推陳出新,並善用科技賦能,以新時代風格展現香港地道情懷,持續打造全新香港旅遊品牌,為旅客帶來獨一無二的創新旅遊體驗。
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既是中西文化交匯之地,亦擁有豐富的歷史底蘊與地道特色,如最近橫掃「2025香港電影金像獎」9項大獎的武打電影《九龍城寨之圍城》,自去年上映至今,不但衝出海外,角逐康城影展及奧斯卡金像獎獎項,全球票房累計更達約9.2億港元,今年更於內地和香港「五一檔」重新上映,足見富本港傳統文化特點的影視與流行文化作品在海內外大受歡迎並具有全球影響力。如何將這些香港特色IP轉化成吸引內地和海外旅客的旅遊項目及產品,值得業界深思。
事實上,在數碼時代,科技已成為旅遊業轉型的核心驅動力。香港應積極運用擴增實境、虛擬實境、混合實境及人工智能等技術,為旅客打造沉浸式互動體驗。例如可以在九龍寨城公園增設與電影結合的互動點,利用全息投影技術重現經典電影場景,甚至在尖沙咀星光大道的李小龍銅像旁設立武術體驗區,以裸眼立體投影技術呈現李小龍的經典武打場面,並結合AR、VR技術,讓旅客「置身」電影之中與之模擬對打等,讓旅客在靜態的專題展覽參觀之外,也可享受富有動感的樂趣,亦可在廟街夜市和大澳漁村等傳統景點,透過AR技術重現昔日風貌,讓旅客「穿越時空」感受老香港情懷;或於山頂纜車和維港夜景中結合VR導覽,提供多語言、多角度的深度文化解說等。
此外,曾經作為香港繁華鬧市標誌性象徵物的霓虹燈招牌,現時大多只能從舊影視作品中回味。特區政府與旅遊業界可在確保符合法例和安全的前提下,推動對其保育活化,例如裝設在廣受旅客歡迎的地道茶餐廳、冰室等食肆,讓旅客在視覺、味覺、嗅覺上都能夠感受到地道香港風味,呈現昔日香港熱鬧風貌,甚至設立工作坊,邀請碩果僅存的霓虹燈師傅教導旅客親手製作小型霓虹燈飾物,把屬於香港獨有的情懷與特色帶回家。
在全球化競爭與旅客需求日新月異的今天,香港旅遊業必須突破傳統框架,以現代科技為翼、傳統文化為根,以創新思維重塑旅遊體驗。未來,特區政府除了鼓勵業界勇於嘗試,也要加強宣傳讓旅客清楚不同景點、節目的內容和彼此關聯,以最大化和最優化他們的旅遊體驗,令香港成為世界各地旅客的必遊地,使東方之珠在時代浪潮中繼續閃耀璀璨光芒。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