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4月,特朗普政府推出所謂「對等關稅」,將美國出爾反爾的欺詐手法演繹得淋漓盡致,在將企圖訛詐脅迫全世界的關稅大棒揮出後,一會暫停,一會豁免,反覆無常,近期還多次放話聲稱中美「即將達成歷史性協議」「雙方談判團隊正夜以繼日工作」。結果被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打臉都是假消息。美國前財政部長薩默斯表示,美國已經在世界上失去了巨大的信譽,將被視為一個不那麼可靠的國家。在軍事干預與外交談判領域,美國更是出爾反爾與失信的高手,並曾因此加劇阿富汗戰爭、巴以衝突等地區矛盾。
反觀中國,則是全球誠信的重要表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戰略問題研究中心主任王湘穗舉例說,在改善環境、清潔能源的使用上,中國是真正在世界上帶頭守信實踐的。中國實際上放棄了很多相對較為廉價的能源,去發展成本更高的綠色能源,同時還率先提出並逐步落實減少碳排放目標等。
美國欺詐背叛最終將被反噬
復旦大學網絡空間國際治理研究基地主任沈逸指出,如果在一個國際體系當中處於領先位置的大國率先選擇欺詐與背叛,會產生極其負面的示範效應,然後如果大家都採取這種言而無信、隨時變換、準備放棄合作走向欺詐背叛的政策,世界就會變成一個「自然叢林」,在「自然叢林」中,將沒有一個國家可以獲得實質性收益。
沈逸強調,從表面上看,守信的國家也許在短期內損失了一部分收益,不能像欺詐國家那樣去獲得短期收益,但是從中長期來說,守信會讓所有國家的福利得到提升,這才是一種真正的、負責任的理性行為,而不是一種自私的、短視的所謂理性行為。
「相比美國,中國現在是站在對自己同時也對世界負責任的角度,選擇了一種比較高的標準來要求自己,這也是站在了歷史前進的正確方向。」沈逸表示,對於美國而言,特朗普的種種欺詐行為則意味着他及其所領導的美國,主動放棄了去承擔國際體系領導國家所應該承擔的責任,是只要權利不要義務,只要自由不講道義,是主動放棄責任邊界,來獲取短期收益,這只能換來中長期各國對於美國領導力的失望,以及美國國際權威和國家形象的破產,最終最大的受害者肯定會是美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