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倫多華人選民在酒樓觀看電視轉播選舉情況。 成小智 攝
●不少長者留守至深夜,參加當選議員的祝捷會。 成小智 攝

香港文匯報訊 (特約記者 成小智 多倫多報道)在加拿大大選中,最大反對黨保守黨在國會選舉不敵執政自由黨,其實保守黨在今屆大選增加逾20個議席不算太差,但黨魁波利耶夫因過去支持美國總統特朗普,被選民唾棄,喪失其保有長達20年的渥太華—卡爾頓議席,成為今次大選的最大輸家。與波利耶夫同一命運的,還有另一在野黨新民主黨領袖辛格。辛格輸掉卑詩省本拿比中選區議席,加上新民主黨在眾議院的議席從上屆24席減至剩餘7席,他已經引咎辭職。

選舉事務處公布,自由黨候選人范喬伊憑着贏取42,374票(50.5%),當選渥太華—卡爾頓選區議席,擊敗取得38,581票(46%)的現任議員波利耶夫。波利耶夫成為渥太華選區唯一連任失敗的議員,其支持者對他失掉議席大感失望,因為他在2021年大選曾贏得50%選票。今年渥太華—卡爾頓選區競爭非常激烈,共有91名候選人角逐議席。自由黨投入大量資源支持范喬伊挑戰波利耶夫,保守黨亦在競選後期加強支援波利耶夫,但他最終未能力挽狂瀾。

波利耶夫曾在自由黨勝出大選後表示留任保守黨黨魁,但隨着他喪失議席,黨魁職位勢難保留。初步數據顯示,渥太華—卡爾頓選區的投票率為79%。這個選區在4天提早投票階段的投票率是全國最高,共有近4.4萬人投票。

新民主黨黨魁失議席辭職

辛格表示,他須就該黨只能在大選中取得7席負起責任,而且他亦在本拿比中選區連任失敗,所以他宣布在新民主黨選出臨時領袖後辭職。辛格在卑詩省選舉總部表示,選擇投身政治需要作出一些犧牲,而他走上這條路是希望有機會讓自己所愛的國家變得更好、更公平。辛格自2019年以來當選這個議席,但今年獲得的選票只名列第三位。本拿比中選區(原本稱為本拿比南區)在今次選舉前重新劃分選區,令辛格受到影響。在競選的大部分時間,辛格不斷面對質疑,被指無法在自由黨與保守黨之間的競爭中獲得選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