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二手樓市持續調整,中原地產統計顯示,截至2025年3月,住宅銀主盤存量共266個,比上季的260個增加6個(或2.3%),為近10季高位;至此,住宅銀主盤存量連升4季,累升59個(或28.5%)。

中原地產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楊明儀指出,4月關稅戰升溫,金融市場動盪,中美局勢未明,樓市成交明顯放緩,估計第二季銀主盤存量將進一步向上,兼再創新高。

緹岸蝕讓幅度高達59%

統計顯示,今年第1季成交價最低的10宗私人住宅銀主盤售出個案中,有5宗原業主是在2019至2021年樓市高峰期買入,全部成交價比原業主買入價低超過五成,4宗屬屯門青山公路緹岸一手單位。蝕幅最多是緹岸3A座高層19室及緹岸3A座中層11室,實用面積222及223呎,原業主分別於2021年及2020年以437.5萬元及430萬元買入,其後銀主以257萬元及200萬元放盤,最終成交價178萬元及175萬元,賬面蝕讓均錄59%。

值得留意的是,首季有2個買家以低價購入銀主盤後成功於3個月內轉手獲利。筲箕灣金來大廈中層7室,實用面積248呎,買家今年1月向銀主以218萬元購入,隨後4月以248萬元售出,賬面獲利30萬元或13.8%。

深水埗大南街152號低層2室,實用面積180呎,買家今年1月向銀主僅以80萬元購入,2月即以95萬元售出,一個月賬面獲利15萬元或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