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稱「四叔」的恒基兆業創辦人李兆基昨天在雨中出殯,一代商業奇才人生落幕,擇日魂歸故里順德大良。李兆基一生在商場打拚,然而性格和譪、待人友善,深受員工愛戴,其多年來投入慈善事業,支持內地扶貧和教育,愛國愛港情懷使他賺到金錢所買不到的尊重。今斯人已逝,但李兆基一生書寫出以港為家、倚港興業的華麗篇章,已成為工商界和普羅市民實業興港、實幹報國的榜樣。
李兆基喪禮上的紀念冊中刊登了一張他釣魚的照片,旁邊寫着:「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李兆基廣結善緣,捐助有需要的人,不只資助他們生活,更要讓受惠者培養個人能力惠及其家庭,惠及整個社會,貢獻國家。生於富裕家庭的李兆基,從小展現出經商天賦,年少時帶着父親給予的1,000元到香港創業,先在熟悉的金飾匯兌業務發展,及後看準時機投資地產,成為本港四大富豪之一。但優越的地位並沒有令他忘記世上還有許多生活條件欠佳的人,為此用有餘的財力成立「李兆基獎學金」、「香港培華教育基金會」等,資助學生升讀大學,勉勵青年「學有所長,回饋社會,貢獻國家」;又資助培訓120萬內地貧困地區農民,讓他們有一技之長養家活口。
李兆基善待下屬,不只親近基層員工,家有喜事更向每位職員派萬元利是同樂。在外,他時常勉勵青年一代須有志氣,人生在世一定要對國家、對社會有所貢獻。有青年收藏家進行史料搶救工作,李兆基得知後,深刻體會到工作之艱巨、對歷史文化之情深,特意親身給予支持和讚許,這種胸懷在爭名逐利的商業世界中並不多見。
在國家民族大是大非面前,李兆基深明事理,更會仗義執言,始終站在正義一方。2014年反中亂港勢力炮製違法「佔中」,李兆基直斥其非:「對香港不好,影響很大,國際的聲譽上,香港是一個金融中心的地位,要多些人信賴,香港要好才行。我們是中國一部分,怎輪到你亂來。」道出了本港商界和廣大市民的心聲。
香港有不少如李兆基一樣的企業家,始終心繫社群、心繫家國,特別是我國改革開放時期,香港企業家把在港營商的技術、經驗和資本帶進內地,促進中國現代化建設。中央一直高度肯定本港企業家的貢獻,習近平主席就在去年回信祖籍寧波的香港企業家,讚揚他們「傳承先輩愛國愛鄉的優良傳統,積極創新創業、捐資助學,為家鄉建設和國家發展貢獻力量,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薪火相傳的愛國心、桑梓情。」做個錚錚愛國企業家,福蔭子孫留佳話。不管是「寧波幫」,還是「順德幫」的李兆基,他們以港為家、倚港興業,締造香港的繁榮之餘,也為中國自立自強、屹立於世界之林作出偉大貢獻,大眾看在眼中,也會受到其愛國真情所感染,更加投入奉獻家國建設。
終其一生,李兆基的從商歷程讓人津津樂道,而其待人、待社會的點滴,更值得人們再三回味學習。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在今年「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活動致辭指出,在香港波瀾壯闊的發展史上,湧現出一大批世界知名的企業和企業家,用實幹興港、實業報國書寫了愛國愛港的生動畫卷。毫無疑問,李兆基正是其中一員。相比起只在乎眼前利益,熱衷投機炒作之道者,李兆基在商言商之餘心繫國家人民福祉,展現出宏大的胸懷與氣魄。哲人其萎,風範長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