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大學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裏,學生正在做實驗 。香港文匯報記者帥誠 攝
●澳門大學中華醫藥研究院副院長路嘉宏。香港文匯報記者帥誠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帥誠、黃寶儀 澳門報道)在澳門大學的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一個個擺滿儀器的實驗室裏,教授與學生們有條不紊地忙碌着。澳門大學中華醫藥研究院院長、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陳新教授介紹,作為我國中醫藥領域的首個國家重點實驗室,該實驗室聚焦基於藥效機制的中藥質量研究、基於毒理機制的中藥安全性評價、基於新技術新方法的中藥質量評價和成果轉化與監管科學四個方向。同時,實驗室也在探索重點交叉學科研究領域,其中就包括中藥+人工智能(AI)。

主導了「運用人工智能從中藥篩選潛在的老人癡呆藥物」項目研究的澳門大學中華醫藥研究院副院長路嘉宏表示,要推進中藥高質量發展,離不開中藥與先進技術的結合,「過去我們進行百萬計的小分子篩選可能需要十年時間,在引入人工智能技術替代人工篩選後,幾十秒就完成了同樣的工作。」他表示,研究院所使用的人工智能技術正是與內地一家企業合作的,成為澳門與內地校企合作的一段佳話。

低糖板藍根僅 10 個月完成研發上市

在澳門,能夠在醫藥領域快速發展的不僅是科研機構,從事中藥研究開發的企業也受益良多。廣藥集團(澳門)國際發展產業有限公司與鍾南山團隊在澳門合作研發的低糖版板藍根僅用 10 個月就完成了上市。廣藥集團(澳門)國際發展產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穎介紹,廣藥在澳門設廠主要為了申報新藥、國際化上市的工作,中成藥對重金屬、農藥殘留的標準都有較高要求,能否實施一些新的方法,包括使用低溫滅菌方法,內地尚無好的方案,但廣藥在澳門有等離子滅菌技術,可以幫助內地企業做更多創新。「我們在澳門設廠,能夠將我們在這裏做的創新產品應用回內地,形成示範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