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呂愛輝看來,延邊畜牧的突圍之路,離不開國家對民營經濟的支持,而即將出台的民營經濟促進法,更讓她對企業未來充滿信心。「民營經濟促進法的意義遠超法律文本本身,它向世界昭示中國堅定發展民營經濟的決心,這部法律是民營企業的『定心丸』。」
呂愛輝向香港文匯報記者表示,草案首次將「兩個毫不動搖」「兩個健康」寫入法律,明確提出「保障民營經濟組織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為民營企業破除市場准入、融資支持等體制機制障礙提供了法治保障。她特別提到,集團在延邊地區建立了45個鄉鎮基地,帶動1萬餘戶養殖戶增收致富,但此前常面臨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若法律能進一步細化金融支持條款,我們將有更多資金投入技術研發與產業升級,必將催生更多『小而美』的專精特新企業。」
呂愛輝表示,未來,集團將依託民營經濟促進法的法治保障,進一步擴大「犇福」品牌影響力,推動延邊黃牛產業與文旅、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我們計劃打造『犇福』延邊黃牛文化精品旅遊路線,讓遊客在長白山腳下感受牧場風光、品嘗高端美食,助力民族地區共同富裕。」
從14年前的跨國牽手,到貿易戰中的逆勢突圍,再到民營經濟促進法帶來的法治曙光,延邊畜牧開發集團的發展歷程,正是中國民營企業活力與韌性的縮影。如今,萬豪國際集團計劃到2025年底在中國新開超40家高端品牌酒店,而延邊畜牧的牛肉仍是其菜單上的「明星單品」。呂愛輝感慨:「合作能穿越貿易戰的硝煙,靠的是雙方對品質的共同堅守。」在全球化與逆全球化交織的今天,唯有以品質築基、以創新破局、以法治護航,民營企業方能在風雨中穩健前行,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不竭動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