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銜項目設計的郭明卓在天河體育中心和十五運會吉祥物合影。
●廣州飛碟訓練中心比賽場地。

飛碟訓練中心添置奧運標準設備 天河體育中心集環保與無障礙概念

距十五運會開幕不到200天,廣東賽區各大場館升級改造後陸續揭開面紗。記者連日現場走訪發現,不管是十五運會場館還是殘特奧場館,廣東賽區場館均按國際頂級賽事標準進行了升級,其中作為國家射擊隊和廣東省射擊隊常駐訓練基地的廣州飛碟訓練中心不僅大增了觀眾席數量,場地的拋靶機等專用設備均按照奧運會標準採購和設置。承擔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多項賽事的天河體育中心,打造了全國首個接近零碳既有體育場改造示範工程,並正在申請全國無障礙環境最高等級三星級認證。

●圖/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敖敏輝 廣州報道

十五運會飛碟射擊項目在位於廣州增城區的廣州飛碟訓練中心舉行,這裏是廣東省唯一一個射擊(飛碟)項目訓練場地及比賽場地。場館曾服務於2010年廣州亞運會,是一座有「冠軍搖籃」之稱的專業場館。中心已完工驗收,升級後觀眾席由120座擴容至639座,具備承接國際賽能力。在智慧管理方面,營運端整合「智慧大腦」平台,統一管理安防、設備與通行系統,AI技術即時分析人流與突發事件,反應效率提升60%。

多重先進系統確保槍彈庫安全

記者在現場看到,比賽時拋出飛盤的塔台和地下拋靶壕煥然一新,其中地下拋靶壕共有5個,每個設有17個拋靶機。據項目承造方廣州建築集團四建公司項目經理蒙俊祺介紹,85個拋靶機都是按照巴黎奧運會標準採購安裝,是同款產品。和以往彈簧式裝置相比,更新後的拋靶機採用了全新的液壓式裝置,斷電後不存在飛盤被拋出的可能性,安全性大為提升。

槍械管理亦是重要一環。記者現場看到,廣州飛碟訓練中心槍彈庫採用RFID與二維碼雙重檢測識別,實現「人、槍、彈」出入庫全流程自動化管理,槍彈庫設置了三道防爆安全門,除了第一道門,教練和運動員均無法進入第二、三道門。 蒙俊祺介紹說:「這些大門是和銀行金庫門同等級別,其中最外一道門厚度達15厘米,十分堅固。同時槍彈庫的安防系統是與公安系統連接的,安保非常嚴密。」此外,訓練中心還新增射擊AR體驗室,在場館無比賽和訓練時將向公眾開放。

廣州飛碟訓練中心位於廣州郊區,而承擔多項比賽和重要演藝活動的天河體育場則位於廣州市中心。天河體育中心始建於1984年,承辦了六運會、九運會和亞運會等重要賽事,也是首個由中國人自行設計建造的綜合性體育中心,開創了同時建成體育場、體育館、游泳館三大場館的先河。此次改造由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廣州市設計院集團顧問總建築師郭明卓領銜設計。

據郭明卓介紹,天河體育中心改造以全國首個近零碳既有體育場為目標,通過綜合運用建築與設備提效減碳技術、光儲可再生能源措施、數字化能源與碳排放管理系統,實現場館運行的節能減碳。廣場地面生態藝術拼花則以珠江和大灣區為靈感,通過深灰、中灰、淺灰三色混凝土材料巧妙呈現珠江奔流之勢,並寓意粵港澳三地協同發展。

天河體育中心申請無障礙三星認證

天河體育中心改造亦顧及殘特奧會使用需求,增設了無障礙查詢屏、無障礙服務樁、觸摸盲文地圖、在線手語翻譯服務和無線呼叫按鈕等,無障礙系統串聯各類通行路徑與觀賽節點。據介紹,目標是通過三星級無障礙環境認證,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首個「零障礙」場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