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躍 資深評論員
近來,美國左中右主流媒體和社交網絡媒體紛紛加大力度,接連突出報道美國市場的劇烈動盪,經濟金融界大佬們的極度恐慌憂慮,華爾街股市債市匯市的波動,反映廣大投資者的強烈不滿憤怒,並據此表達自己的立場態度。儘管這些媒體和自媒體的立場語氣因黨派背景和個人政治傾向等差異而有所不同,但有兩點是基本相同的,一是普遍預測特朗普針對中國的關稅大戰必敗無疑,二是紛紛規勸特朗普盡快幡然醒悟,趕緊鬆手收手,既不能再盲目自信地打關稅大戰,也不要使花招搞緩兵之計,否則不僅會使美國在全世界的臉面「品牌」遭到史無前例的損害,令美國經濟嚴重衰退,就連特朗普本人和特朗普政府也將難逃遭殃。
值得注意的是,當地時間4月23日,美國《華爾街日報》發布了一篇相當重磅的社評,認為美國已經輸掉了這一輪與中國的博弈,引起了美國和國際輿論的高度關注。這不僅是因為《華爾街日報》在美國乃至全球經濟金融界很有分量,更因為被認為長期持右翼保守派政治立場的《華爾街日報》社評委員會在共和黨勢力中有相當大的影響力。
特朗普國內國外皆不得人心
輿論分析認為,《華爾街日報》社評發聲不支持特朗普的對華關稅大戰,顯然是有其根據的,且屬事出無奈。在有關美國和世界經貿特別是金融產業方面,《華爾街日報》掌握着大量數據。該社評注意到,特朗普政府在本月初對各國宣布統一加徵所謂「對等關稅」,尤其對中國進行極限施壓以來,白宮在過去的這20多天一直在不斷作出調整,如今特朗普也開始鬆口,無奈表示準備大幅減輕對中國的關稅。該社評據此認為:「這毫無疑問就是在撤退」,這是被金融市場的糟糕反應、物價上漲、人們對衰退的擔憂,以及全世界其他地方的差評給逼出來的。中國此次對美國政府的強力反制,說明中國已經看穿了白宮的虛張聲勢,「一個殘酷的事實是……中國看起來已經贏得了這一輪。」
需要看到的是,如果說《華爾街日報》和該報社評委員會因多少得顧忌白宮的反應和臉面,其報道和評論的規勸語氣還較為平和些的話,則美國其他媒體的指責譴責和規勸之聲就更強烈了。甚至連公認親特朗普的美國霍士新聞台,近來即便在有選擇地採訪報道時,也對美國財長等特朗普高級幕僚們提出了一系列尖銳提問,這些人雖然繼續竭力為特朗普辯護,但在答問中也明顯暴露出尷尬和底氣不足。
早日糾正錯誤 與中國進行平等對話
由於特朗普把關稅大戰的主要目標鎖定在中國,企圖逼迫中國妥協讓步,但在屢屢失敗後又不得不接連後退,並散布一些不實言論,試圖挽回敗局和臉面後,美國政界、金融界、商界、產業界、科技界和民眾紛紛對白宮提出這樣的質問:美國為何要對中國大徵關稅,這樣做究竟有利於美國還是會坑害美國,特別是美國廣大企業、股民和消費者?美國真有可能與中國脫鈎斷鏈嗎?美國能贏得針對中國的關稅大戰嗎?從最近以來美國各種網絡和社會的輿論反應看,除了特朗普的高級幕僚和少數鐵桿擁護者們,幾乎沒有人給出贊同、支持美國關稅的說法。很多輿論還責問和調侃說,白宮官員稱全世界已有70多個國家與美國緊密接觸,關稅新協議談判進展很好,但至今仍未見任何一國已經同美國真的達成了關稅和解新協議,美國官員這樣說只不過是在自我安慰而已。
CNN最新報道說,即便是美國Citadel首席執行官格里芬是特朗普的億萬富翁支持者、共和黨候選人的巨額捐助者,也對特朗普的關稅戰發表了一些異常嚴厲的批評,認為關稅戰損害了美國的全球地位並侵蝕了美國的品牌。格里芬4月23日在華盛頓舉行的世界經濟峰會上表示,由於關稅大戰,市場交易員們尤其對投資美國國債感到擔憂,因為特朗普濫施關稅已經摧毀了人們對美國在全球金融市場上扮演值得信賴和理性角色的信心。美國的前幾任財長和多名經濟學專家,紛紛站出來指責規勸特朗普,嚴厲警告白宮不要再執迷不悟、狂妄自大,也不要搞緩兵之計,而應切實糾正關稅錯誤。
美國對華關稅戰是美方發起的,中方的態度是一貫的、明確的。如果美方真的想通過對話談判來解決問題,就應該放棄極限施壓那一套,停止威脅訛詐,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礎上同中方對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