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梓敬 立法會議員
幾年前,如果有人說用無人機送外賣,相信大家會以為是科幻電影情節。不過,如今物流產業使用無人機,已是相當普遍。現屆特區政府積極推動低空經濟,而無人機送餐、送藥等服務也即將在本港正式試行。
根據報道,民航處最快本月底向Keeta批出許可,試行無人機送外賣,由沙田科學園飛越城門河,短短五分鐘內就將熱騰騰的外賣送到馬鞍山,較傳統陸路配送更快、更便捷。這對繁忙的香港人而言,無疑是福音。
此外,有運輸公司計劃以無人機進行醫療緊急配送,首階段選定數碼港至長洲醫院航線,飛行僅需24分鐘,較船運快六成時間,真正做到「救人如救火」、「時間就是生命」。
拆牆鬆綁與時並進
無人機配送的效率與便利毋庸置疑,但要真正全面普及,仍有一道厚厚的「法規牆」要拆除。現行本港與飛行物相關的法律,多是為傳統空中交通而設,面對無人機這種新事物,法律必須盡快調整,拆牆鬆綁,才能讓創新的商業模式在香港真正落地生根。
特區政府最近推出了低空經濟「監管沙盒」試點項目,首批38個項目包括醫療緊急配送、物流配送、建築維修勘察等,可謂應有盡有。行政長官李家超也親自為這門新興產業作推介,表明特區政府會全力支持,積極推動無人機法規和基建配套的發展。
無人機法律革新的行動必須要快,務求使香港得以把握這個巨大的市場機遇。從國際經驗來看,低空經濟的產業鏈十分長,從機隊維護、空域管理,到物流配送、基建設施,甚至保險、融資,都能衍生大量的商業機會。內地2023年低空經濟市場已達5,000億元人民幣,未來10年更預計將增長十倍,達到5萬億元人民幣。鄰近的深圳已經有超過1,700間無人機相關企業,每年增速達28%。香港與深圳只是一河之隔,若抓緊機遇,與大灣區內地城市聯動發展,低空經濟必定能成為香港未來經濟的新引擎。
要推動低空經濟真正起飛,絕非特區政府單打獨鬥可以實現,公私營合作是關鍵。除了法律法規上的拆牆鬆綁,特區政府更要主動出擊,為企業提供便利及鼓勵,吸引更多創新企業投資香港,攜手共進打造香港的智慧天空。
未來不論是醫療配送、外賣速遞,還是空中載人觀光旅遊,香港市民的生活模式將會因低空經濟而徹底改變。港人一向敢於創新、勇於嘗試,現在正是我們展現魄力,把握時代機遇的時候。特區政府要主動作為,業界要積極配合,市民亦要樂於嘗試新事物,三方合力,才能真正讓香港的低空經濟展翅高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