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王僖)香港三年疫情後百廢待興,旅遊業成為香港經濟復甦推手。香港理工大學(理大)酒店及旅遊業管理學院的旅遊業數字化轉型研究中心(中心)「香港旅客滿意指數」顯示,香港的整體旅客滿意度已回升至疫情前的最高紀錄,所有地區的滿意指數均超過73分,油尖旺以75.86分居魁首,大埔以73.43分居末。旅客對交通運輸服務的滿意指數得分一直居高,主要歸功於香港完善的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大大提升了旅客的體驗;而對零售業及餐飲業表現相對落後,主要牽涉與價格相關的因素。研究團隊希望指數助力政策制定者及業界,必刻準確評估旅客滿意度,從而制定可持續的旅遊策略,進一步強化香港旅遊優勢,推動香港旅遊業繁榮發展,以促進長期經濟增長。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酒店及旅遊業管理學院的旅遊業數字化轉型研究中心,推出採用全新評估框架的「香港旅客滿意指數」,利用大型語言模型深入研究2012至2024年間入境旅客對香港的滿意度,涵蓋不同旅遊服務範疇、時間尺度及地區。研究結果顯示,旅客對香港滿意度恢復最高水平,但不同地區的表現存在顯著差距。旅客對南面區域的滿意度較高,北面區域表現相對較差。得分最高的區域集中在維多利亞港兩岸,如中西區和油尖旺區;而九龍城區是所有地區中得分最低,形成了局部滿意度差距。


主持這項調查的理大酒店及旅遊業管理學院院長、講座教授暨郭炳湘家族基金國際酒店服務業管理教授田桂成教授說:「作為全球旅遊樞紐,香港的競爭力取決於是否能夠提供符合旅客期望的卓越服務質量。我們致力提升香港作為世界級目的地的國際聲譽,而旅遊業數字化轉型研究中心與酒店及旅遊業管理學院推出的『旅客滿意指數』正體現了我們的決心。」

研究團隊在全球網上旅遊代理商平台TripAdvisor上收集了逾125萬則關於香港景點、酒店、餐飲、零售和交通運輸五大旅遊服務範疇的評論數據,當中涵蓋13,694家本地服務供應商,再透過以大型語言模型為基礎的評估框架,利用阿里巴巴的開源通用文本嵌入模型,從不同語言及類型的旅客評論中提取語義分析。從服務主題比重分析發現,最多旅客的評論圍繞「旅遊服務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反映服務是否可靠是影響旅客滿意度的關鍵因素,建構了旅客對目的地旅遊業的信任基礎。
研究發現,香港的「旅客滿意指數」自2012年起呈現穩步上升的趨勢,並在過去十年維持在75分(評分範圍為0至100分)以上。指數在疫情期間曾錄得短暫下降,但到2024年已完全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旅客對交通運輸服務的滿意指數得分一直居高,主要歸功於香港完善的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大大提升了旅客的體驗;而零售業及餐飲業表現相對落後,主要牽涉與價格相關的因素。零售業方面,網上購物逐漸普及,實體商店逐漸失去傳統的價格優勢;餐飲業方面,本地餐廳也面對成本高漲的困境,令部分旅客傾向前往餐飲消費水平較低的內地。
不同旅程類型的旅客對香港的滿意指數亦存在顯著差異。總體而言,商務旅客對香港各個旅遊服務範疇的滿意度均為最高,而獨自出行的旅客的整體滿意度則較低。這相信與他們的需求分別有關;商務旅客更着重標準化及功能性的服務,而單人旅客更追求獨特及個人化的旅遊體驗。基於評論語言的滿意指數差異分析發現,歐洲語言及英文的評論中,旅客滿意度得分為相對較高,而日語及韓語評論則反映出較低的滿意度,這顯示出文化差異及語言障礙對旅客滿意度的影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