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實施高關稅政策後,有中國物流企業不諱言旗下美線業務七成停止運作。為突破困境,中國物流版圖不得不作出改變,業界不約而同加強拓展美國市場以外的業務,決不能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上。

對美海運業務跌七成

長期從事出口美國海運業務的中進國際貨代總經理唐毅表示,受美國高關稅影響,目前公司美線業務有七成停止運作,但因只佔公司業務三四成,還不是主力航線,因此影響相對較低一些。他稱,該公司多年來透過拓展東南亞和澳洲貨代業務,降低對美線過多的依賴。未來該公司將跟隨出口企業貿易多元化進一步優化市場結構,提高抗風險能力。

另一間從事歐美貨代業務的航港國際集團董事唐敏表示,美國對中國貨品加徵高關稅影響中國90%的貨代業務,目前公司業務40%來自美國,出口客戶已有1/3停止出貨,1/3保持觀望,另有1/3讓貨代包稅,並承擔出口風險。

在去年前,美國業務在該集團佔比高達80%。他稱,幸好去年中旬該公司進行業務調整,將好多業務模塊轉到歐洲,加大開發的投入,目前該公司60%業務來自歐洲,因而較好地抵禦美國市場風險。

跨境電商打好品牌戰

唐敏表示,現在跨境電商業務要具有議價能力的商品,關稅才可以轉嫁給消費者,但低價貨只會被淘汰。無論是跨境電商還是貨代,雞蛋決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上,美國市場再好也經不起政策折騰。事實上,美國市場掀起動盪後,一些跨境電商便開始研究新興市場,進行多平台多站點布局,減少美國站點的投入,拓展歐洲、中東及東南亞等市場,提高選品能力,遴選高單價和利潤高的產品,布局品牌打造增加品牌溢價能力,讓產品更值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