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張弦)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後掀起貿易戰,資金市場籠罩陰霾。團結香港基金副總裁兼公共政策研究院執行總監葉文祺表示,貿易戰對香港未來5年私人住宅落成量影響不大,因近年落成的住宅乃過去數年招標和興建,但貿易戰若持續,可能影響樓市及發展商投地信心,補地價步伐亦可能放慢,影響5年至10年後的落成量,建議特區政府繼續精簡審批程序、簡化地契條款,以提高賣地成功率。

貿易戰倘持續 補地價步伐或放慢

團結香港基金的《香港房屋趨勢導航2025》報告預測,2025年至2029年的私人住宅年均落成約17,100個單位,更多單位於今年及明年落成,呈現「先高後低」現象。葉文祺指出,2022年後獲批預售樓花同意書申請數量持續下降,另外私人住宅上蓋工程動工量自2021年來亦持續減少,以及2021/22年度以來熟地供應量同樣減少。此外,過去兩年批出的政府地亦減少,地皮規模和樓面地價下降,有關指標均預示未來私人住宅落成量會減少。

葉文祺指出,私人住宅發展周期的各階段都明顯放緩,發展周期延長加上其他不利因素,導致近年樓市沉寂。發展周期延長,一方面是地盤複雜程度和所需行政審批程序影響施工前階段,另一方面地契條款要求開發商在規定區域建設不同設施,相應審批及驗收時間亦因此增加,發展周期延長及隨之增加的發展風險,會減低發展商提交具競爭力標價的興趣和意願,故建議政府應繼續精簡審批程序,盡量簡化地契條款,減少開發商需建設的附屬設施,以及批出更多「即食」熟地,減少開發商土地平整和技術評估等前期工作,以提高賣地成功率。

至於近期的貿易戰,他指出,中短期有兩方面影響,首先股市波動會影響市民入市意願,但在當前美國股市波動情況下,預計美聯儲局有機會提前降息,而利率下降對樓市有正面作用,不過最近人民幣持續貶值,對內地買家來港置業構成負面影響。

中長期方面,葉文祺指,香港有兩成GDP和就業人口與貿易相關,貿易戰會對香港經濟產生一定影響,另外若樓市變差,開發商一手房庫存增加,會影響開發商參與土地拍賣意慾,故政府應持續賣地,並根據市場情況調整土地推售節奏和規模,以及透過精簡審批程序、簡化地契條款等不同方法增加地皮吸引力,以及推售一些面積較小並易於開發的地皮,以維持市場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