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漢作為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既是「九省通衢」的歷史名城,又是國家科技創新重要基地。
龍傳基金與香港青年協會舉辦「高鐵青年號」,以「武漢新質發展體驗行」為主題,率領300位本港青年乘高鐵前往湖北省武漢市,感受科技創新、高等教育及歷史文化。
在出發禮上,龍傳基金主席黃嘉純律師表示,今年是「龍傳基金」成立25周年,冀青年透過此行了解武漢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認識新質生產力,同時促進兩地青年交流。香港青年協會會長兼「高鐵青年號」團長陳維安表示,是次考察團反應熱烈,更創下「高鐵青年號」歷來目的地最遠之紀錄,為青協65周年增添特別意義。適逢今年是抗戰勝利80周年,學生有機會回顧歷史,緬懷先烈的英勇事跡。
各界大力支持 促進青年交流
他們亦感謝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和青年發展委員會資助,香港賽馬會、恒基兆業地產集團、香港湖北社團總會慷慨贊助,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青年工作部、港鐵公司、湖北省青年聯合會、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及自由鳥全力支持,逾40間中學及大專院校的熱心參與。
是次300位青年參加者中,近兩成為首次乘搭高鐵,高達九成三為首次造訪武漢。中四的劉衍宏是鐵路迷,對能夠參觀武漢高鐵職業技能訓練段感到無比雀躍,學習了高鐵操作知識及體驗模擬駕駛過程。他對中國歷史亦有濃厚興趣,於辛亥革命博物院深入認識近代化先驅孫中山的故事,進一步點燃對歷史探索的熱忱。
巴基斯坦裔的大專生溫愛莎(Esha)則把握機會與當地民眾深入交流,從餐桌上的熱乾麵、珍珠豆腐丸子到風土人情,Esha 坦言對處處皆感新奇,「或因文化差異,所到之處常有人對我們主動問候、熱心講解,我們更屢次獲邀合照,深切體會到武漢人的好客。回港後也定必向朋友推介武漢。」
創意滙報 展現考察成果
在匯報會上,其中一組表演巧妙結合了成員專長,仿效舞台劇形式呈現,有人唱歌、有人進行肢體表演、有人負責旁白解說,同時配合屏幕上的景點相片及團體合照,將武漢體驗生動地向在場所有人描述。另一組則精心製作了一段短片,開場別出心裁地模擬高鐵列車車廂廣播,包括逼真的列車音效及同學的廣播獨白,帶領觀眾一同回顧旅程點滴。
龍傳基金與香港青年協會合辦的「高鐵青年號」,行程包括參觀武漢高鐵職業技能訓練段、「車谷」武漢經濟開發區、東湖聽濤景區、辛亥革命博物院(紅樓)、武漢大學、黃鶴樓、首義廣場、湖北省博物館,以及體驗《知音號》沉浸式劇場等。詳情可瀏覽網站 dragonfoundation.net。
特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