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捐贈藏品儀式嘉賓大合照。
●玉佛寺方丈覺醒大和尚(右)向劉耋齡(中)頒發榮譽證書。
●全國政協委員劉紀明代表致辭。
●玉佛寺方丈覺醒大和尚致辭。
●捐贈藏品儀式現場。
●捐贈的部分藏品。

劉耋齡是晚清淮軍名將、四川總督劉秉璋的曾孫、大收藏家劉晦之的孫子,從小生活在新閘路上著名的小校經閣。受家族文化的薰陶,他半個多世紀以來走遍大江南北,千方百計搶救那些瀕臨被毀滅的文物,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和樂堂」收藏。其中歷代佛教的遺物如歷代石雕造像、香爐、唐卡等便是非常珍貴的一宗。四代人接力守護,92歲高齡的劉耋齡用70載光陰踐行優秀傳統文化守護者的使命。

4月20日,由劉耋齡侄子、全國政協委員劉紀明主辦,於上海玉佛襌寺覺群樓隆重舉行「劉耋齡先生向玉佛寺捐贈藏品」儀式。

會上,劉紀明代表致辭感謝出席共同見證劉耋齡藏品捐贈儀式的來賓。他表示,祖父劉晦之收藏的鐘鼎多達六七千件,被譽為「民國以來收藏青銅器最多的人」。祖父在抗日戰爭前收藏的甲骨片就超過了2.8萬片,佔了全國總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可以說是私人收藏甲骨片最多的。幾年前,叔叔劉耋齡曾向他的家鄉安徽廬江捐獻了大批文物藏品,這次又向玉佛寺捐贈了八件罕見佛教文物。其中東魏天平元年(西元 534 年)的釋迦佛華嚴三聖造像,主佛神態祥和,雕刻細膩入微,曾被《佛教藝術藏品鑒賞》收錄。北齊時期的藥師佛造像、觀音菩薩造像、菩薩造像以及天寶五年的釋迦牟尼佛造像,從材質、姿態、銘文等維度,展現出北齊佛教造像的獨特風格與精湛工藝。清代的堆繡白度母唐卡,以棉質為材,白度母端坐蓮台,堆繡工藝精湛絕倫,宗教寓意深邃,堪稱藏傳佛教藝術的瑰寶。另外,民國三十二年(1943 年)近代著名佛學家梅光羲居士的題字,更為此次捐贈增添了濃郁的文化與宗教氛圍。

他又續指,父親劉永齡生前常念叨「樹高千尺不忘根」,今日這場跨越時空的聚會,恰是對他落葉歸根夙願最深情的回應。作為全國政協委員,自己願作滬港文化的「擺渡人」,讓黃浦江的波濤與維多利亞港的浪花,共同譜寫出中華文明的新樂章。

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玉佛寺方丈覺醒大和尚致辭,並向劉耋齡頒發了榮譽證書。出席的嘉賓有許多上海市原市政領導以及劉耋齡家鄉的領導,他們都是劉家三代人的老朋友,包括原上海市委統戰部部長、復旦大學原校長王生洪,上海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民宗局黨組書記王玨,上海交通大學原黨委副書記、原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教育科技部部長潘永華,原上海市委統戰部副部長茅志瓊,原上海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原上海市慈善基金會副理事長金閩珠,原上海市委統戰部副部長丁志堅,原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陳東,民盟上海市委秘書長費儉,上海市第二工業大學原副校長黃清雲,安徽省廬江縣委常委、副縣長董邦義,著名工業家、慈善家劉永齡夫人紀輝嬌等前來參加了大會。

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