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政協委員、香港江蘇社團總會副會長兼總幹事劉文濤
●2024年3月29日,香港江蘇社團總會聯手南京大學和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共同舉辦以「生物醫藥與大健康」為主題的「融合發展 科創未來」蘇港創新科技合作沙龍,劉文濤出席。
●2025年3月,劉文濤出席2025蘇州蘇商大會。
●2023年12月10日,劉文濤支持香港特區第七屆區議會選舉。

江蘇和香港兩地人緣相親,聯繫十分緊密。作為江蘇省政協委員、香港江蘇社團總會副會長兼總幹事,劉文濤多年來在凝聚共識、參政議政、服務民生等方面展現積極作為,通過推動兩地文化交流,為促進社區發展貢獻力量。展望未來,他將重點聚焦蘇港經貿投資、科技創新及中醫藥產業合作發展,期待為深化兩地青年融合發展貢獻更多智慧力量。

蘇港攜手加強合作 貢獻國家高質量發展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其資本優勢與江蘇實體經濟形成強效互補。」劉文濤指出,兩地應深化經貿投資合作:一方面,江蘇企業可透過香港資本市場上市、發行債券等渠道籌集資金,擴大生產並投入研發;另一方面,江蘇企業可利用香港貿易網絡及同鄉社團資源,助力本地產品拓展國際市場。

「在科技創新方面,香港與江蘇各具優勢。」劉文濤建議,兩地可以建立科研設施共用機制,如香港的科研團隊可以運用江蘇的大型生物樣本庫、臨床試驗基地等資源。兩地亦可以針對產業中的關鍵技術難題,聯合推進研發項目。他舉例指出,香港江蘇社團總會聯手南京大學和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共同舉辦的「融合發展 科創未來」蘇港創新科技合作論壇,已成功舉辦兩屆,成效顯著,已促成蘇港十餘項項目落地。今年第三屆論壇將於南京大學蘇州校區舉辦,預計將聯合香港八大高校共同參與。他希望持續通過此類活動加強對江蘇產業的推介力度,從而促進在更多城市設立科創基金。

圍繞國家高質量發展目標,劉文濤表示,兩地合作可延伸至中醫藥與健康產業。江蘇作為內地中醫藥大省,可充分利用香港在中醫藥領域出台的政策優勢,加強兩地在中醫藥研發、生產、銷售等方面的合作。作為健康產品領域的實踐者,他領導的康衛國際響應國家發展戰略,積極發展新質生產力。「我們與江蘇保稅倉和當地電商平台達成合作,以跨境直播的方式開拓內地市場。使用江蘇的研發與生產資源的同時,借用香港的資金與市場,共同為實現高質量發展作出貢獻。」

發揮橋樑作用 促進青年交流

劉文濤指出,為深化蘇港青年交流協作,應優化江蘇對香港青年創業就業所推出的扶持政策,設立專項創業基金,強化資金支援,並創建就業培訓基地,協助港青適應內地環境。「為港青提供住房補貼及醫療保障,使他們沒有後顧之憂。」據他介紹,總會正積極推動蘇港聯合孵化基地的建設,為港青提供與內地企業和投資機構對接的機會。該基地將配備免費共用辦公空間,幫助對接內地企業與投資機構資源,全程協助項目孵化與成長。

劉文濤提到,總會上月組織會員參與2025蘇州蘇商大會,旨在讓香港青年實地了解當地就業與創業環境。他希望社團能發揮橋樑作用,邀請江蘇企業來香港進行宣傳推廣,介紹行業和崗位信息,從而使港青更加了解內地企業,助推兩地人才與產業深度融合。

提高保稅倉建設水平 簡化流程便利通關

作為政協委員,劉文濤積極履行參政議政職責,以務實行動推動「一國兩制」行穩致遠。他充分發揮政協委員橋樑紐帶作用,深入社區收集並回應市民訴求,助力特區政府施政貼近民心。在此基礎上,他聚焦青年發展,發掘並引導優秀青年人才為社區治理做出貢獻,為香港「由治及興」注入新生力量。秉持維護基本法、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的核心理念,為深化區域協同發展注入新動能、貢獻智慧和力量。

為應對區域競爭與市場變化對江蘇省保稅倉通關效率形成的挑戰,劉文濤提出了以下建議:其一,構建跨部門統一資訊平台,整合海關、稅務、物流等數據資源,實現貨物申報、查驗、預約等全流程線上辦理,並強化實時監控以提升監管效能;其二,推行風險分級管理機制,簡化低風險貨物及高信用企業通關流程,實施快速放行;其三,深化長三角區域海關協作,互認通關結果並建立協同監管模式,打破地域壁壘;其四,優化退運貨物申報流程,通過減少申報材料與審批環節,實現退運手續便捷化,縮短貨物周轉周期。他指出,這些舉措將系統性提升江蘇保稅倉的通關效率與監管水平,形成區域協同、風險可控的現代化保稅物流體系,為江蘇外貿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