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着關稅的顯著提升,許多進口產品佔比不小的領域將受到衝擊,瓣膜產品便是其中之一。在鍾偉看來,由於美國產品價格本就高於國內,若因為關稅問題價格再大幅上漲,可能迫使美國企業放棄中國市場,從而為國內企業創造有利條件。
「但醫療器械行業發展的核心不是靠關稅壁壘,而是自主研發。企業不能僅依賴關稅保護來抵禦外部競爭。若僅靠高關稅將國外產品拒之門外,過幾年下一代技術出現後,本土企業又可能因缺乏競爭壓力而變得『弱不禁風』。」他表示,在當前的國際形勢下,國內企業需提前布局,掌握核心技術。例如,以心的MitraFixR二尖瓣介入置換產品的研發始於十多年前,仍然採用牛心包瓣葉,對於牛心包材料的固有優缺點非常熟悉,「目前國內絕大多數生物瓣仍採用澳大利亞、新西蘭的材料,從原材料供應鏈方面來說,也存在潛在的『卡脖子』風險。我們了解到已經有不少國內企業開始轉向開發國內的牛心包原材料來源。我們認為解決風險的根本辦法是通過技術創新,自主研發關鍵原材料。這也是我們在很早以前就開始布局研發心血管長期植入聚氨酯材料,並且到現在能夠取得世界領先成果的主要原因之一。」
加速國產替代拓展海外市場
上海霖晏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劉洋則表示,公司從創業初期就響應了國產替代的政策,開始了核心技術與供應鏈全面國產化的國產創新的布局,並累計了近百項專利,其中具有國際創新性和新穎性的專利有三個。「2024年我們獲批了國內首個具有增強現實AR技術的脊柱手術導航系統的三類醫療器械註冊證。今年我們將這一技術在近百家醫院進行了推廣,並且進行了升級,可以覆蓋全脊柱全術式流程使用。同時性價比又極高,對未來我們進軍海外打下極好的基礎。」
在劉洋看來,要加速國產替代的速度,唯有加強研發的投入,其中,企業發展的信心和實際業務的增長是關鍵。去年,借助霖晏醫療自主研發的AR技術的脊柱手術導航系統,全球首例AR導航輔助下胸椎UBE微創手術成功實施,幫助了高風險的胸椎後路手術治療順利進行。劉洋說:「我們未來是肯定會進軍海外市場的,雖然美國關稅政策確實對於中小醫療企業帶來了一定困擾,但我們相信這只是一個短期困境,只要擁有真正原創的技術和好的產品,就不怕市場難以打開。在關稅問題的背景下,我也相信國內醫療器械企業會抓住機遇、應對挑戰,通過自主創新、掌握核心技術、拓展海外市場等方式不斷提升自身競爭力,從而在全球市場中佔據有利地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