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盧靜怡 惠州報道)在廣東惠東港口鎮,有一個三面環山、靜謐宜人的海灣,名為海龜灣。作為中國唯一的國家級海龜自然保護區,今年正好迎來建設40周年,這裏不僅是海龜的「產房」,也是科研與保護實踐的基地。18日,「同心築夢・共謀發展」 粵港澳媒體灣區行第三場聯合採訪活動採訪團出海來到廣東惠東海龜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該保護區管理局海龜保育中心主任夏中榮告訴記者,「每年6月至10月是海龜的產卵季節,目前通過人工繁育方式,每年成功孵化的小海龜數量已超過2000只。」他介紹道,自2017年突破了繁育技術瓶頸後,小海龜的數量持續增長,去年的孵化數量已經達到了2500只。

海龜灣的港灣三面都連着山,是非常好的避風港,吸引着不少海龜上岸產卵。而綠海龜是這個保護區的主角。「在上世紀70年代,每年有數百隻綠海龜來到這裏上岸產卵,但如今,野生綠海龜上岸的數量已經降至個位數。」夏中榮無奈地告訴記者,綠海龜如今已被列為極度瀕危物種。

「我們可以培育人工繁育的小海龜,但幫不了它們順利活過大海的考驗。」他說,在它們出海後,被誤捕於漁網、遭遇「幽靈蟹」等天敵、海洋塑料污染甚至溫度升高導致的性別失衡,都是橫亘在小海龜面前的重重挑戰。
儘管挑戰巨大,科研人員並未放棄。夏中榮表示,保護區已經與中科院、農科院等科研單位合作,探索人工繁育、疾病防治、衛星追蹤等前沿技術,保護海龜的繁衍生息。「我們保護區內的救助中心,也常接收到漁民主動送回的誤捕小海龜。」

普通市民應該如何保護綠海龜這種瀕臨滅絕的動物?夏中榮呼籲來到海龜灣保護區或雙月灣的遊客在周邊沙灘盡量不要放煙花和孔明燈。「孔明燈落到山林裏面可能會引起山火,落到海里面,它就有可能被海龜當成水母吃掉。而煙花有光、有聲音,海龜是一種非常膽小的動物,它聽到這個聲音和看到這個光就會被嚇跑了,不敢上岸產卵了。」
相關閱讀:
粵港澳媒體灣區行|食品24小時內即可上架!採訪團直擊大灣區綠色農產品的速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