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着民族服飾的傅江燕此前因為用DeepSeek錄製30多種外語推介襪子的短視頻火上熱搜。

事實上,在報名參加阿拉伯語課程培訓前,傅江燕早已在她的手機小程序裏實現了包括阿拉伯語等36種外語的「流暢表達」——今年2月,義烏國際商貿城集團的Chinagoods AI智能服務平台宣布接入DeepSeek並進行本地化部署,在此基礎上創建的「小商AI視創」小程序能夠按照商戶指令智能生成文案,一鍵生成多語種的商品推介視頻。

「我很願意嘗試新東西的!」傅江燕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早在五六年前,她便開始在國際社交平台上發布產品的推介視頻,但囿於語言障礙,只能以「中文發音+英文字幕」的形式上傳,客單轉化率並不高。「現在有了AI技術,我只需要拿起貨架上的商品,對着鏡頭念『12345』,就能生成一段『毫無破綻』的外語推介視頻,整個製作過程也就十分鐘左右,非常方便。」

勤學語言 讓交流更有溫度

既然有了AI技術,為什麼還要辛苦地學習阿拉伯語呢?「這就源自於一次烏龍事件的刺激了。」傅江燕笑着回憶道,由於她在短視頻裏「講着」流利的阿拉伯語,一位中東的客戶信以為真,直接向她發送了阿拉伯語的諮詢單,「我趕緊請來專業的翻譯人員幫忙溝通對接,才拿下了那單生意。正是從那一天起,什麼時候能真正地使用阿拉伯語交流成為了我的一點小執念。」

除了學習阿拉伯語,傅江燕還報名參加了每周一節的西班牙語課程,為此她需要在每周四店舖結束營業後,趕往位於義烏江東街道的國際鄰里中心,與100多位有着相同「執念」的義烏商戶們開啟西班牙語的學習交流。「雖然用AI技術製作的短視頻也能帶貨,但它替代不了人與人面對面交流時的溫度。」傅江燕笑着說,為了「拿下」更多的國際客戶,她決定再拚搏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