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涂國彬 永豐金融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
目前全球金融市場最大風險,可以分為三方面,但每方面都跟美國總統特朗普最新的政策改動有關。首先,美方的關稅貿易戰,大家都明白,只是手段和工具,不是最終目的,此之所以,關稅貿易戰針對的所謂貿赤問題,其實亦只是中間過程的目標,不是終極目標。換言之,就算美國以外全球各地都對其賣賬,也不代表事件可以平息,就此告一段落。
顯然,美方打算藉此重整國力,而這一點必然危害全球各地原有秩序,國際經貿方面,直接影響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甚至有衰退以至蕭條的風險,對於風險資產而言,這是最明顯的風險,也是暫時大家已有心理準備的。
危害經貿關係 小心衰退蕭條
另一重風險,來自由上述改動帶來的,對於美元的不信任,假如美方真的求仁得仁,真的可以把美元壓下去,而沒有強美元的話,美元資產吸引力不再,資本賬流入放慢甚至逆轉,則美債更難支撐下去。這一點已不是貿赤可以彌補。
最後一重風險,就是上述自由貿易以至貨幣體系俱改變,美方目前已經提議向各美債持有人,安排以極長年期但無息收的新債置換舊債,效果上如同賴債。果如是,已不是金錢的問題,很大程度,美國作為債務國,以其軍事政治實力,有可能提出的威脅,對全球各地都是風險。這是最嚴重風險。
對於由美國總統特朗普政府最新政策改動,帶來的三重風險,究竟有沒有可能避險,具體方法又是什麼?
所避何險 對症下藥
對於第一重,最多人留意的因國際經貿關係惡化,導致潛在出現的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甚至有衰退以至蕭條的風險,誠然之前所說,已是最明顯的風險,暫時來說,亦是大家已有一定心理準備的。
值得留意的是,過去幾星期,有人押錯注,以為凡出事都把錢放在美元資產,如今證明行不通,因為今次出事的正是美元資產,令人質疑的正是美元資產的可信性。這幾星期的市況,投資者必須汲取教訓,小心解讀所避何險,才能對症下藥。
資本賬流入減 一發不可收拾
至於另外兩重風險,先說投資者對美元不信任,導致資本賬流入減少,這一點當然打擊美債,也如上文所言,正是今次有機構投資者出事之處,估計後續發展仍是不樂觀,投資者宜減持美債,不要等到真的各國外匯儲備如此進行時,才後悔走得太遲。
最後一重風險,是最難避的,因為涉及美方的全盤大計,假如美方真的要以軍事政治力量威脅各國,相信起碼有部分國家將勉為其難接受小量的賴債,但這本身就是一發不可收拾的境況,連美元可以任其增加供應,也還不了錢的話,大家對於美元和美債的信任只會愈來愈低,也如上所言,投資者應趁早減持。
(權益披露:本人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本人或本人之聯繫人或本人所管理基金並無持有文中所述個股。)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