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岑健樂)美國發動關稅戰,企業對前景信心轉弱。渣打銀行與香港貿發局昨日聯合公布的渣打大灣區營商景氣指數(GBAI),區內營商情緒在今年首季改善。渣打大中華及北亞區高級經濟師劉健恒昨表示,在美國關稅政策陰霾下,第二季指數表現可能會轉弱。他又指,由於美國關稅政策觸發市場調整,預期內地本月下調存款準備金率或政策利率的可能性大增,而財政政策將會維持寬鬆。
首季調查時還未爆發關稅戰,GBAI營商活動的「現狀」指數由前一次的50.7,升至今年首季的53.5,創去年第二季以來新高;相信部分受惠於人工智能企業DeepSeek的技術突破帶動市場情緒,以及市場對中央將會推出更多提振政策的憧憬增加。營商活動的「預期」指數錄得改善,由去年第四季的52.9上升至今年首季的54.3,顯示大灣區企業有能力應對美國首輪加徵關稅(10%+10%)。
籲加大對中小企短期支援
劉健恒指出,關稅徵收情況日日在變,特區政府需要加大對中小企的短期支援,促進更多非美國貿易走廊相關的貿易流。下一次的調查將於5月至6月進行,屆時結果應該可以更準確反映大灣區企業在應對高關稅時的實際情況。
調查又顯示,41%受訪者認為內地今年1月宣布的提振消費措施將帶來正面影響,38%受訪者表示消費品以舊換新計劃將對他們的業務產生積極影響。當被問到內地可以採取哪些措施進一步擴大支持消費措施的成效時,最多人選擇的是「放寬私營企業及外資的市場准入條件,刺激服務業消費」。
對此,香港貿發局首席經濟師(大中華區)趙永礎昨表示,超過50%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已經做好充分準備,或正在擴展/計劃擴展業務,以開拓內地龐大的消費市場。換言之,中央政府的提振消費支持措施可進一步促進他們的業務發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