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季度進出口總額創同期新高。圖為外商參加在海南舉行的第五屆消博會。 中新社
●中國民企首季進出口額同比增長5.8%,顯示民企日趨活躍。圖為海南近日舉行的第五屆消博會英國國家館現場。 中新社

香港文匯報訊 據中新社報道,一季度中國外貿「成績單」14日揭曉。儘管全球貿易陰雲籠罩,中國外貿仍頂壓前行,實現穩步增長。海關總署發布數據顯示,一季度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10.3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3%,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連續8個季度超10萬億元。在貿易保護主義升溫、地緣政治風險增加等外部壓力下,出口仍展現出強大韌性。一季度,中國出口規模突破6萬億元,同比增長6.9%,對17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都實現增長。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14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說,當前,中國出口確實面臨複雜嚴峻的外部形勢,但是「天塌不下來」。

呂大良表示,一方面,市場多元化持續推進。一季度,中國對德國、西班牙、英國等傳統市場進出口都實現較快增長,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5.26萬億元,同比增長2.2%,規模再創歷史同期新高,與東盟進出口1.71萬億元,同比增長7.1%,佔中國整體外貿的比重提升到16.6%。

個別市場變動影響有限

貿易夥伴漸趨多元,意味着中國外貿抵禦外部風險和不確定性的能力增強,個別市場變動對中國外貿影響更為有限。

另一方面,民營企業活力更加凸顯。一季度,中國民營企業進出口同比增長5.8%,佔比提升至56.8%,對全球近180個國家和地區的進出口都實現了增長。民企日趨活躍,表明中國外貿活力和韌性正進一步提升。

高科技產品出口創新高

官方數據顯示,一季度,民營企業進出口高技術產品創歷史同期新高,規模接近1萬億元,保持最大進出口主體地位。

從產品看,外貿「含新量」越來越高,注入更多發展動能。一季度,裝備製造業產品進出口同比增長7.6%,佔據外貿進出口的「半壁江山」。自主品牌產品出口規模逐年增長、佔比不斷走高,一季度佔出口總值的比重進一步提升至22.8%。

中國製造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動能強勁。如,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出口連續4年保持增長勢頭,一季度繼續增長10.8%。中國新能源產品繼續在全球綠色轉型中發揮重要作用,一季度,風力發電機組、鋰電池、電動汽車等出口分別增長43.2%、18.8%和8.2%。

中國外貿有望保持穩定

近期,美關稅政策衝擊全球貿易秩序,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加劇。但分析人士認為,考慮到中國自身經濟韌性和穩外貿政策持續加力,未來中國外貿仍有望保持穩定。

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周密分析稱,美關稅政策或致全球供應鏈破碎或斷裂,但中國擁有相對完整的產業鏈和供應鏈優勢,其保障性和穩定性能夠幫助更多國家面對急劇變化的外部環境,進一步為中國外貿提供支撐。

呂大良說,近年來,中國積極構建多元化市場,深化與各方的產業鏈供應鏈合作,這不僅賦能了對方發展,也增強了中國自身的韌性。同時,中國內需市場廣闊,是重要的大後方。「我們將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以自身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

數讀一季度外貿

進出口增速逐月回升

季度進出口規模創歷史新高,連續8個季度超過10萬億元(人民幣,下同)。

民營企業進出口佔比提升

同比增長5.8%,佔進出口總值的56.8%,較去年同期提升2.4個百分點。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2.99萬億元,同比增長0.4%,佔進出口總值的29%。

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增速高於整體

同比增長2.2%,高出整體0.9個百分點,佔進出口總值的51.1%。

機電產品進出口增長快

同比增長7.7%。家用電器、筆記本電腦、電子元件等出口增長較快;自動數據處理設備零部件、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等進口增長較快。

來源:新華社

外貿四大積極變化

經營主體活躍度增強

有進出口實績的企業達到52.9萬家,比去年同期增加3.3萬家;其中,民企數量創下歷史同期新高,達45.5萬家,佔同期有進出口實績企業總數的86.1%。

對外合作空間拓展

與傳統市場貿易保持較強韌性,對德國、西班牙、英國等進出口都實現較快增長。

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增速高於整體0.9個百分點,其中對東盟增長7.1%,對中亞五國增長6.9%。

區域開放布局優化

中西部地區有序承接產業轉移,外貿潛力進一步釋放,進出口1.84萬億元,增長8.7%,增速比全國整體增速高7.4個百分點。

外貿「含新量」提升

裝備製造業產品進出口增長7.6%,佔據外貿進出口的「半壁江山」。

自主品牌產品出口規模逐年增長、佔比不斷走高,一季度繼續增長10.2%,佔出口總值的比重提升至22.8%。

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