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富金融研究部

上周,美國總統特朗普面對多方壓力宣布將對等關稅的執行推遲90天,這一舉措暫時緩解了市場的悲觀情緒。美國三大股指因此迎來顯著反彈:標普500指數及道瓊斯工業指數上漲近5%,納斯達克指數更是錄得超過7%的漲幅。美聯儲內部也傳出了穩定市場的信號,波士頓聯儲主席柯林斯表示,如果金融市場陷入混亂,美聯儲「絕對準備好」採取行動以幫助穩定市場。

擔憂未完全過去 美債面臨挑戰

儘管短期內市場有所回升,但長期來看,不確定性和投資者的擔憂並未消散。衡量市場波動性的芝加哥期權交易所恐慌指數VIX在上周初突破60關口後回落,但仍遠高於歷史平均水平,反映投資者的情緒依舊脆弱。

由於特朗普政府反覆無常的政策,美國在全球經濟夥伴中的信任度逐漸下降。投資者對美國國債的信心受到衝擊,由於擔心貿易戰可能引發金融危機,導致市場大舉拋售美國國債,因而導致美國國債收益率飆升。雖然在特朗普作出關稅讓步後,國債收益率曾短暫回落,但很快又重拾升勢。這不僅顯示出投資者持續撤出美國資產的趨勢,還意味着投資者要求更高的利息來補償長期貸款的風險,進而可能推高整體借貸成本,對美國經濟造成新一輪打擊。

此外,美國國債的資金來源也面臨挑戰。特朗普的貿易政策不僅引發了國際間的摩擦,還可能導致其主要海外債權國減少對美債的投資。這些國家通常是與美國存在貿易順差的經濟體,也是對等關稅政策的重點目標。傳統上,這些國家會將美元收入用於購買美國國債,為美國政府提供融資支持。然而,隨着特朗普政府調整貿易赤字目標,未來這些國家是否會繼續為美國財政赤字提供資金,成為了一個充滿未知數的問題。

不明確性高企 宜保持警惕

美國日漸成為一個不可靠的經濟夥伴,導致美國在吸引全球投資者時,不得不支付更高的利息成本。考慮到美國龐大的國債規模,這一代價無疑是沉重的。相比之下,中國在面對美方無理的關稅政策時,展現出堅定的立場,並採取有力的反制措施。當前,中美兩國正處於政策博弈期,雖然相關政策對實體經濟的影響尚未完全顯現,但市場的預期推動金融市場呈現出高波動的特徵,這也成為政策干預的主要關注點。在此階段,自主可控領域因各參與方的共識,協同發展的動力更易形成。

值得關注的是,根據美國11日晚間的消息,美國同意對智能手機、電腦、晶片等電子產品免除所謂的「對等關稅」。這一舉措不僅能降低對中國一些關鍵商品的「進口崩潰風險」,還能減輕對美國科技公司和消費者的影響;另一方面,也凸顯出美國貿易政策在落實過程中面臨着較大的國內外壓力,只能通過一再拖延的方式來爭取談判時間和利益交換,而中國的強硬反制則為後續談判贏得了更多的空間和籌碼。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