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姜嘉軒)香港首次主辦的世界互聯網大會亞太峰會,今日起一連兩日展開。峰會今日下午舉辦主論壇暨數智未來論壇,圍繞「打造數智未來堅實底座」、「人工智能+千行百業」、「數智時代的安全與治理」三個議題,邀請來自國際組織、政府、企業和學界的重要嘉賓交流思想、分享觀點,共同推動建設更加美好的數智未來。
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張東剛在論壇以「以人為本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題致辭,強調面向「數智未來」,必須堅守「以人為本」的初心,打造真正突出人的地位、體現人的價值、符合人的需求、實現人的發展的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構建更加普惠繁榮、和平安全、平等包容的網絡空間,並要確保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始終朝着有利於人類普遍利益的方向發展。

他又強調,大學是培育卓越人才的核心殿堂,是孕育人文精神的不竭源泉,更是推動數智技術發展的先鋒力量。大學應持續不斷為推動數智融合賦能發展貢獻新成果,為全球互聯網建設發展貢獻新智慧,為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新力量。
張東剛在致辭後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他形容香港是把中國優勢與全球優勢結合得最為鮮明的世界城市,在互聯網和人工智能時代具有無限潛力。「如今峰會在港舉辦,無疑是為香港進一步帶來了經濟騰飛的有力引擎,科技創新的前沿機遇,以及文化交流的多元平台。」
對於香港可如何在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上作出更大貢獻。張東剛認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強調互聯互通、共享共治、創新發展,這與香港的特色優勢高度吻合,因此在面向數智時代,香港更要進一步發揮好「超級聯繫人」的角色。
他又提到,香港作為毗鄰東南亞等周邊國家的「窗口」,並且作為互聯網時代信息技術的前沿,應當發展好互聯網在深化合作交流、拉進情感紐帶方面的作用,並可充分發揮文化優勢,着力打造連接中外的文明互鑒橋梁,融通人文科技的示範發展場域,在數字時代更好凸顯人文精神的時代價值,讓互聯網更好造福人類。
談及內地與香港的創科合作,張東剛相信,兩地合作必須要抓住科技、產業、人才三個關鍵要素。他分享中國人民大學已跟多家香港院校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在學生交換、聯合培養、研究平台等方面交流密切。大學未來會繼續推動兩地合作,包括加快建設香港研究院,並會依託香港「高才通計劃」等,深化學術交流和聯合培養,造就全面發展、引領創新、兼容並包、胸懷天下的時代新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