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香港賽馬會社群日」今天(13日)於沙田馬場舉行,吸引超過200名慈善及社區代表出席。馬會同時宣布,透過其慈善信託基金審批撥捐14億港元支持5項青年發展計劃,其中包括於行政長官2024年《施政報告》中提出2項由民青局推行的計劃。馬會將會繼續加強多方協作,結合社區夥伴的專業知識,攜手推出更多創新項目,回應社會不斷演變的需求。

馬會主席利子厚表示,青年計劃旨在讓青年人得到更多支援、多元體驗及發展機會,好好裝備自己,希望這些措施能夠培養青年人成為具備多元才能、對未來充滿希望的新一代,為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民青局局長麥美娟指,感謝馬會對有關方面支持,包括配合2024年《施政報告》中提出的2項計劃,分別是民青局與青年發展委員會推出經優化的「民青局賽馬會青年生涯規劃計劃」,以協助中學生實踐生涯規劃並把握國家發展機遇;以及將青年廣場部分地方改造成一個供青年人匯聚交流、發展個人潛能和參與不同活動的全新互動空間。

其他3項有關計劃包括:
賽馬會營地優化計劃──香港大部分休閒營地建於1960-80年代,均曾獲得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的支持,現都需要優化,以滿足現今需求。目前3個營地優化工程已獲批准,包括位於馬鞍山的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烏溪沙青年新村、位於西貢黃宜洲的香港小童群益會白普理營,以及位於元朗的香港童軍總會蔡志明聯光童軍中心。
青年向上流計劃──由馬會慈善信託基金主導推行,以創新的多層次介入模式,推出支持青年向上流的項目,幫助青年培養自豪感,以及為初入職場的青年人,提供為期2年的「專業實習生」計劃,增強社會流動。

賽馬會「摯伴行」基金──由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及策劃,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協助營運,透過建立兒童及青年正向軌跡發展框架,並培訓一隊專責的「軌跡發展經理」,為18歲以下經歷喪親而面對成長挑戰的兒童和青少年提供喪親支援服務、制定個人化成長發展計劃,並提供長達5年的每月最高2,000港元的資助。計劃預計將惠及1,000名經歷喪親的兒童或青少年及其照顧者。
「香港賽馬會社群日」自2005年起開始舉辦,以表彰及答謝與馬會同行多年的政府部門和社區合作夥伴,共同建設更美好社會。今天由鍾易禮策騎的「得道猴王」在賽事中贏得冠軍。麥美娟於賽後頒發獎盃予勝出賽駒的馬主張漢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