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青走進東江流域水量水質監控中心,了解如何監控水質水量。 香港文匯報記者李紫妍 攝
●港青學習東江水供港歷史。香港文匯報記者李紫妍 攝
●參訪團走進葉挺將軍紀念園,港青體驗「發電報」。 香港文匯報記者李紫妍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紫妍 惠州報道)為紀念東江水供港60周年,香港特區政府民政及青年事務局今年啟動一系列相關主題的青年活動,首個主題活動「東江水供港60周年廣東省思源之旅」昨日在廣東惠州開啟,約80名民青局「連青人網絡」會員走進葉挺將軍紀念園、東江流域水量水質監控中心,增進對東江水供港歷史的認知。

「氣候變化對東江水有什麼影響?」「怎麼保護水源地?」「機器人、AI、無人機怎麼採集東江水的數據?」……走進位於惠州市的東江流域水量水質監控中心,看着佔滿整面牆的電子面板上不斷跳動的數字和各個水域的實時畫面,港青們向專家拋出一連串疑問,熱切關心着自己所用所飲的每一滴供港水。

港青考察技術觀數據 更珍惜用水

在香港規劃署工作的港青簡昌恆對東江流域的土地保護、水源水質保護問題尤其感興趣,在了解到監控中心如何通過數字孿生東深供水工程調節水量、監控水質後,他希望將更多技術經驗應用到自己的工作中。他表示,這次參訪讓他更加深刻認識到:「前人為我們付出了很大努力,我們必須珍惜現在喝的水。」

「我一直很想了解東江水究竟如何實現從低處往上流,這裏的畫面和數據讓我的理解更加生動。」從事能源行業工作的港青張海倫對東江水供港的歷史故事和技術細節充滿好奇,甚至在行程之前已經做了充足的資料調查。她相信在此次交流活動結束後,自己每一次飲用水、使用水時,都會以更加珍惜的心態對待。

港青們還參訪了葉挺將軍紀念園,深入了解革命先烈們作出的卓越貢獻,了解支持香港長期穩定繁榮發展的革命文化歷史之源。

民青局副局長梁宏正表示,此次「思源之旅」既是讓新一代香港青年們了解滋潤香港六十年的東江水源,也要讓大家思及香港穩定繁榮發展的革命歷史之源,「我希望大家通過這次旅程親身感受到國家對香港的關懷,並時刻記住這份感情,珍視這份來之不易的珍貴資源。」他並希望香港年輕人學習東江水利工程「要高山低頭,令河水倒流」的精神,助力香港為國家發展作出更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