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一隻寵物貓在高鐵專用寵物運輸箱等待託運。新華社
●寵物運輸箱上可以查看內部溫濕度和氧氣含量情況。 網上圖片
●高鐵寵物運輸箱,內部尺寸為60CM×45CM×46CM(長、寬、高)。網上圖片
●寵物運輸箱內部設置了視頻監控探頭。 網上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 綜合新華社及記者孔雯瓊報道,近日,中國部分高鐵線路啟動寵物託運服務試點,為希望攜寵出行的旅客提供了新的選擇。這一舉措被不少寵物主人視為鐵路運輸向「寵物友好型」服務邁出的重要一步,也引發了關於服務細節的廣泛討論。在眾多寵物主人看來,相較於便捷性,他們更關注的是愛寵在高鐵上的「出行體驗」。

根據目前公布的方案,寵物需被安置在專門設計的運輸箱中,並放置於高鐵車廂中的專用櫃體內,以保障安全與管理。有網友表示:「花錢託運更多是為了讓寵物有一個健康、舒適的環境,而不僅僅是避免牠們逃跑。」一些寵物主人也提出了改進建議,例如希望運輸空間能夠更加通風、可視化,以便緩解寵物的應激反應,也讓主人更安心。「如果能將儲物櫃稍作調整,比如增加透明材質或改善通風設計,相信接受度會更高。」一位寵物主人說。

提升文明養寵意識

不少寵物主人也肯定了鐵路部門在寵物友好方向上的積極探索。他們認為,從「能託運」到「託得安心」,這一過程需要不斷完善,也期待未來能有更多便於人寵同行的選擇。「人寵不分離」是很多家庭的期望目標,而每一步改進,都是向着這一目標邁進的努力。

龐大的數量和市場正推動中國加快構建寵物友好型社會。在上海,濱港商業中心開啟「海派今潮·萌遊記」系列活動,打造「一站式人寵同樂社交空間」;在深圳,有一條寵物友好巴士路線,乘客可以攜帶寵物乘坐;在溫州,寵物主題公園開設了供狗狗們使用的跨欄、滑梯、跳圈等運動設施。

「喜歡動物的客群越來越大,為寵物提供一些便利友好不僅可以給店裏增加生意,也可以因貓結緣、以貓會友。」北京市西城區一家貓咖啡館店主「小墩」說。

從「衣食住行」到「吃喝玩樂」,中國越來越多的寵物需求有待被進一步滿足。「如何構建寵物友好型社會還需要進一步形成社會共識。」北京農學院動物醫院寵物醫師趙凱說,公共空間的責任主體要預判風險,寵物主人應提升文明養寵的意識和素養,既要給「毛孩子」提供友好的生活環境,也要尊重不養寵人群的社交邊界,為構建寵物友好型社會創造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