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 劉啟業)4月2日上午,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在北京會見香港特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一行。羅淑佩在訪京回港後,即接受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專訪,透露夏寶龍特別關注香港在旅遊方面如何推陳出新,特別是用好海岸和海島旅遊。她表示,局方十分重視這方面的旅遊資源,已制定短中期方案,硬件上包括擬於維港內外增加遊艇泊位,東九龍及西九龍今年內將有船隻停泊及登岸台階等設施啟用,軟件方面會拆牆鬆綁,以便海島旅遊增加一些垂釣等活動,例如提供即撈即捕即食新鮮體驗,並將徵集意向書搞活啟德郵輪碼頭。

羅淑佩接受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專訪,詳述旅遊發展等議題。 大公文匯全媒體中心記者王俊傑 攝

羅淑佩在訪問中感謝夏寶龍主任百忙中抽空會見她和其團隊,體現夏主任關心香港旅遊發展。夏主任勉勵該局用好世界知名的香港海島和海岸線資源,她在匯報時介紹了特區政府將於短期內多利用船隻進行維港觀光和海島旅遊。

釣魚與漁獲處理研拆牆鬆綁

目前,在香港捕魚及魚排休閒垂釣等活動均受到不同程度的規限,羅淑佩坦言,牌照是其中一方面的掣肘,中期需要拆牆鬆綁,以進行一些垂釣和在魚排上有更多旅遊活動。香港有不少漂亮海島,但一些或沒有水電供應,較難登岸進行大規模旅遊活動,但同時有意見認為要保持自然環境,「這樣不代表沒有東西可以做……是否可以在附近垂釣,釣到漁獲即時回到船上做簡單的煮食。」即撈即捕即食,是新鮮的體驗,「我們可否做這些呢?是否在法例方面、一些要求方面可以拆牆鬆綁?」

研西九東九增建登岸設施

在長期方面,是度假式的發展,發展局早前已宣布邀請市場就三個島嶼及海岸旅遊項目提交意向書。同時,維港內外也會增設遊艇停泊位,如機場公布SKYCITY(航天城)的發展便有數百個泊位提供,「大大小小凡此種種,都會令到我們在海島海岸旅遊方面,可以有更加新的產品,或有新設施去加深這方面的發展。」

不少旅客也喜愛搭乘天星小輪觀賞維港風光,小輪以外亦有水上的士穿梭往來紅磡、尖東及中環。除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月前表示建設登岸設施,開辦往返中環的新航線外,羅淑佩透露,東九龍的鯉魚門今年亦有停泊和登岸台階啟用,連同西九文化區的登岸設施,正密鑼緊鼓地研究,希望可以有不同航線往來西九,「坐船可以去到東九龍以至尖沙咀、西九龍,甚至去到中環灣仔一帶,可以有一個圓圈式的遊覽。」

她又透露,商界人士對香港發展海島及海岸線旅遊亦感興趣,「他們也在想會不會有一些投資機會,或者有些令到海港遊更加豐富一些,這個我們也會大力支持和做一些促進的角色。」

擬引青年文創活化郵輪碼頭

在郵輪旅遊方面,羅淑佩表示,盛匯超級三月期間有17艘大型郵輪抵港,大部分都在啟德郵輪碼頭停靠,每艘載有1,000多至3,000名旅客,稍後更有載客5,000人的大郵輪來港,但總有淡季,其他地方也相同,外地郵輪碼頭也沒有太多商店,前啟德隔離設施將改作青年驛站是一個契機,可發揮協同效應,「例如驛站有一些文創藝術需要,可否使用郵輪碼頭內一些地方呢?」

兩艘大型郵輪海洋光譜(Spectrum of the Seas)號和Costa Serena號曾同時停泊在啟德郵輪碼頭。資料圖片

她表示,旅遊事務署亦會徵集意向書,收集有關搞活郵輪碼頭的建議,只要建議有趣及具潛質,租金有下降空間;也應注入創意,像她之前擔任房屋署署長時推出的「共築·創業家」計劃(房署提供部分商場舖位免租供青年創業)也是突破思維,「好過丟空在那裏沒人用,有人氣的時候,人氣多財氣就來。」

行山點增公交疏導 擴行人路方便打卡

(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弦)香港無處不旅遊。不過,香港文匯報日前直擊,網紅打卡點堅尼地城海旁存在交通隱患,而旅遊熱點麥理浩徑第一段萬宜水庫東壩則經常擠滿遊人,交通配套不足,特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在專訪中回應,會與運輸部門及公共交通工具運營商商討麥理浩徑第一段的秩序,部分打卡點的行人路正擴展,希望多加宣傳,讓旅客在其他更安全地方打卡。

不少旅客近年喜歡來港行山,羅淑佩表示,樂見有更多海內外旅客到訪,她亦曾到麥理浩徑第一段,發現節假日來往車輛較多導致擠塞,旅客候車時間延長,故會與運輸部門、小巴運營商及的士運營商磋商,讓交通變得更有秩序。

擬向旅客推介更多登山徑

她續說,人多並非一定好,反而會影響遊人的旅遊體驗,為免有太多人湧到麥理浩徑影響旅遊體驗,局方將推廣香港其他登山路徑,例如港島徑、大嶼山等。

對於有旅客喜歡到網紅打卡點如路牌及街道拍照,不過,當中如堅尼地城海旁車道打卡位較危險,羅淑佩表示,現時很多旅客前往的打卡位置,本來並非旅遊景點,故有必要改善設施,「有些地方嘅行人路在擴展,唔使再走出馬路打卡。」她指香港有許多地方欣賞日落,如西九龍海旁及啟德郵輪碼頭三樓,都有安全設施。

對於有旅客反映,部分地點的休息座位和街邊垃圾桶配備不足,她直言本港垃圾桶減少,是大眾環保意識提升,減少製造垃圾,以及自己垃圾自己帶走的結果,「很多外國地方無論是歐洲的山上,或是日本的街道都不設大量垃圾桶,這個可以慢慢適應。」

至於增設休息座位,她認為若不影響行人路流通,局方亦樂意增加。

七欖刷亮新招牌 啟德盛事勢吸客

國際七人欖球賽於早前圓滿結束,特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接受專訪時表示,今次3天賽事共超過11萬人入場觀戰,帶來的經濟效益亦輻射到周邊地區,如賽事舉行期間的周末,九龍城食肆生意額增長約15%,蘭桂坊亦增長10%至15%。啟德體育園接下來有一連串活動,包括演唱會,以及7月底將舉行兩場國際足球友誼賽,相信將吸引不少旅客來港。

「七欖」圓滿閉幕,啟德主場館天幕綻放煙火。 資料圖片

羅淑佩指出,香港一直有亮麗的招牌,今年上半年盛事約吸引84萬旅客參與,帶來33億元消費額,經濟增加價值約18億元,暑假期間除利物浦對AC米蘭外,阿仙奴對熱刺的「北倫敦打吡」更首次移師在英國以外地方上演,能在啟德主場館進行賽事,證明主辦方對香港的信心。

對於開幕一個月的啟德體育園,她認為無論管理公司及活動主辦方,初期都需要有良好的溝通和磨合,例如香港文匯報獨家直擊開幕禮當天,有人疑無持票「走後門」入場,以及國際桌球賽要觀眾提前離場等事件均已處理,「走後門」事件已報警跟進,局方並建議園區及主辦方考慮收緊工作人員的證件管理,甚至採用人臉識別。

零售館成市民周末好去處

至於場館外美食海灣及啟德零售館人流,她指出,七欖舉行期間大風寒冷,對人流有一定影響,且場內氣氛熱烈,觀眾在場內消費,未必想外出,但她有見沒舉行大型活動時,不少市民帶同孩子或寵物到美食海灣,零售館舉辦大型活動時亦會推出消費優惠吸客,漸成為周末好去處。

對於Coldplay演唱會印錯門票,未來會否全面採取電子票?羅淑佩表示,香港很多演唱會都是通過網上、電話等電子化方式購票,但亦要照顧一些歌迷或球迷偏向使用實體票,局方會與一些主辦單位溝通,特別是演唱會活動,可否採用實名制或全面電子票,甚至人臉識別方式等。

責任編輯: 趙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