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下這些文字時,我們抵達緬甸曼德勒剛滿24個小時。這24小時裏,我們見到了7支來自中國的救援隊伍,經歷了兩次可能探測到生命信號的救援,我們感受了曼德勒的夜與日、血與淚,感受了救援隊伍的不放棄,感受了緬甸人民的熱情與感謝。

過去這24小時,成為我記者生涯最難忘的經歷之一。

時間倒退回4月2日,經過13小時車程,當地時間傍晚6時,我們終於抵達曼德勒。就在我們抵達前,曼德勒金色鄉村酒店傳來好消息,中國救援力量合力救出一名受困超過120小時的當地居民!同一救援點附近,可能還有其他生還者!

當我們趕到現場,4隊來自中國的救援隊伍已經在緊鑼密鼓地探查、搜救。過了一會兒,第五個救援隊也趕到現場。我和同事快速捕捉着救援人員的身影,他們的奮勇,他們的疲憊,他們的堅持,他們的汗水,在交織着複雜味道的現場,我們把一張張圖片傳回編輯部,編輯部同事再精選,發布。

一夜無眠。救援隊、我們、後方編輯部,一夜無眠。

歷時差不多十多個小時的搜索,中途不斷有新的救援人員加入,替換此前連續作業的人,大家都十分疲勞了。可惜奇跡並沒有再一次發生。當地時間3日凌晨3時半左右,搜救行動結束,沒有發現生還者。

短暫休整之後,我們又起身趕到了前一天抵達時短暫停留的雲南會館,我們只想抓緊時間,盡可能多地了解當地情況。在完成對救災中心和義工的採訪後,我們再次收到消息,中國藍天救援隊在倒塌的長城酒店探測到疑似生命信號,於是我們馬不停蹄,趕到救援現場。

中國藍天救援隊已經在這個地方通宵搜救一夜。我們到的時候,他們進進出出地分成兩組人,排查現場任何一個可能有生還者的地方。中午的曼德勒明顯比子夜的曼德勒熱太多,所有人都大汗淋漓,我也不例外。40多度的天氣,這在香港,簡直無法想像。

我們在這裏等了很久很久,直到差不多傍晚5時許,現場大部隊準備撤離。我們知道,或許期待中那個按下快門的瞬間,在短時間內不會出現了。

鏡頭中,中國救援隊伍堅持不懈,頑強地穿梭在曼德勒的一個個廢墟。鏡頭中,緬甸人民在逐漸從悲傷中走出來,準備重建家園。鏡頭中,有緬甸人不停地向中國救援隊伍道謝。

相信曼德勒會和我鏡頭中那樣,從黑夜到白天,走出黑暗,迎接光明。

●大公文匯全媒體特派記者 麥鈞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