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特區政府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表示,因應國際推行ESG(環境、社會責任和公司管治)的大趨勢,特區政府將於短期內公布香港物流業ESG路線圖,協助中小物流企業按部就班實行ESG,以符合國際要求,以鞏固香港作為國際物流樞紐的領先地位。
陳美寶昨日發表網誌,指香港作為國家的南大門,一向是內地貨物進出口集散地,除沿岸地區,內陸省市的貨物亦要依靠海運出口,乃特區政府致力開拓的貨源。廣西近年在國家西部陸海新通道發展戰略下,成為西部地區出口貨物的新出海口。香港港口與廣西北部灣的港口,去年第四季吞吐量按年升47.4%至約59,600標箱,佔香港總載貨貨櫃吞吐量2.1%。
加強與內地港口合作 拓新貨源
她表示,自己上任後即到廣西訪問,探討港桂加強港口貨運合作機會。3月中旬,現代貨箱碼頭便與廣西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簽訂合作協議,將中西部地區貨物以鐵路運至廣西,再以駁船轉運到香港上遠洋船,為香港港口帶來更多貨物。
特區政府又鼓勵業界擴展中南美和大洋洲等具潛力的新市場,同時穩住亞洲的傳統航線,並全力建立與內地的「鐵海陸江」立體聯運建設,做穩做大現時渝深港圖定班列配以葵鹽通的香港葵青與鹽田港協作業務,並正爭取與湖北等地開通江河直達航線,以及發展香港與湖南、江西和福建等地的跨省陸海及陸空聯運。
除提量外,特區政府亦正多管齊下提質,包括將於短期內公布香港物流業ESG路線圖,以全面提升香港物流業競爭力,同時積極落實港口物流綠色化,繼上月香港水域內首次液化天然氣加注順利完成後,本月再有兩次商業化的液化天然氣加注作業在香港水域成功完成。
數字智能化也是航運發展重要方向,陳美寶表示,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前日已批出2億1,508萬元撥款,以全速在今年底完成構建港口社區系統,聯通航運、港口、物流、貿易業界,透過信息共享實現各方同步實時追蹤貨物,打破現時信息碎片化的困局,為香港創造條件與其他港口對接,增強香港港口的國際競爭力。系統採用區塊鏈記錄貨流,高度可信的貨流數據將為貿易融資提供便利,打通貿易流與資金流,進一步吸引貨物經香港出海。
陳美寶強調,香港在物流上尤其是處理高價值貨物方面,擁有人才、技術和地理上三重優勢,為航運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相信透過利用香港優勢提質和提量的措施,香港航運物流業可穩中求進,發掘出新增長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