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英國天文學家伊姆佩在美國亞利桑那大學任職多年,他上月在《對話》雜誌刊文指出,美國總統特朗普政府削減科研預算,勢必損害美國吸引並培養人才能力。伊姆佩表示,美國的科學超級大國地位近年面臨激烈競爭,削減科研預算長遠會損害美國經濟,削弱美國的競爭力。
美85%經濟增長與科學相關
伊姆佩引述資料稱,1945年至今,美國85%的經濟增長與科學、技術和創新進步直接相關。他解釋,美國眾多依靠聯邦政府撥款進行的基礎科學研究,創造了眾多新技術和新產品,再吸引私人基金和商界投資,推動經濟發展。有研究表明,美國國家衞生研究院(NIH)每投入一美元(約7.8港元)資金,就會為美國帶來價值2.46美元(約19.3港元)的經濟活動。
在科研領域,中國正在後來居上。2020年,在全球被引用次數排名前1%的論文中,來自中國的論文佔比最高。中國在新增專利數目上也領先全球。伊姆佩分析,科技創新不局限於實驗室研究和論文數目,還包括各類科創衍生的新產品和新服務,美國在科創領域面臨來自亞洲和歐洲的更多競爭。
統計也顯示,在美國的科研人員當中,四分之三認為美國已經失去全球科研領導地位的競爭優勢。伊姆佩稱,美國政府需要意識到穩定的科研預算,對於創造就業職位、培養新生代科學家、維持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性,削減資金只會對科研產業帶來不可逆轉的傷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