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指昨日跌2.35%,收報23,344.25點,失守10天線。中通社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周紹基)繼日前比亞迪(1211)配股後,小米(1810)周一亦宣布按每股53.25元、先舊後新方式配售8億股,「抽水」規模為426億元,是歷來第三大。小米昨日大挫6.3%,收報53.4元,收市險守配售價,但大手配股上板也使港股交投增至2,853億元。單計小米個股全日成交額718億元,也居成交額榜首。市場憂慮「抽水潮」陸續有來,港股低開低走,恒指全日挫561點或2.35%,收報23,344點,失守10天線。

利加強研發全球擴張

不過,市場繼續看好小米前景。招銀國際研究報告指,小米今次融資,對小米在智能手機、AIoT和電動車業務的全球擴張策略將產生長期的正面影響,應可抵消短期內的股本攤薄憂慮。該行又相信,融資將支持集團今年進取的業務計劃,若小米股價近日出現回調,將是買入良機。該行維持對小米「買入」的評級,目標價59.52元。

花旗亦發表報告指,截至2024年底,小米仍持有31億元人民幣淨現金,並在去年產生393億元人民幣的淨經營現金流,同時預計今年的資本支出將高於去年的105億元人民幣。花旗認為,今次集資對小米長期發展有積極作用,有助於降低其槓桿率、支持人工智能研發、擴大電動車產能等,未來其電動車產量不單可滿足內地的強勁需求,更可望支持其海外擴張。然而由於股權稀釋效應,短期內或對股價構成壓力。

小米大跌影響科指表現,科指全日挫3.8%,收報5,517點,其他成份股也全線向下。ATM三股、汽車股及手機股等多個板塊均捱沽。阿里巴巴(9988)挫3.8%,美團(3690)再挫4.4%,騰訊(0700)跌2.1%。

國際熱錢回流美股

大市方面,紅蟻資本投資總監李澤銘表示,很多科技股最後已公布業績,令投資者暫時失去對股價的憧憬,大市也沒有了刺激進一步上升的催化劑。另一方面,美股近日已見穩定下來,部分股份出現明顯反彈,也促使部分國際熱錢先行撤離港股並回流美股。若港股能夠守穩約23,000點附近這個關鍵位置,則顯示這輪升勢尚未完結,後市仍可看好。

市場憂慮汽車股的「抽水潮」,已成功抽水的比亞迪(1211)亦挫3.5%,理想(2015)跌5%,吉利(0175)跌5.5%,小鵬(9868)跌7.5%。手機股跌幅也顯著,比亞迪電子(0585)去年只多賺5.5%遜預期,股價單日挫近一成,舜宇(2382)亦挫10%,是兩大跌幅藍籌。新股南山鋁業(2610)掛牌,全日反覆下跌5.1%,收報25.25元。每手賬面蝕135元。半新股蜜雪(2097)繼續回調,昨跌2.3%,收報39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