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 據新華社報道,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發布關於進一步強化食品安全全鏈條監管的意見,部署多條政策舉措。針對食用農產品種植養殖和食品生產、貯存、運輸、寄遞和配送、銷售、消費、進口等覆蓋從農田到餐桌全鏈條各環節監管銜接存在的問題,意見提出了8個方面需要健全完善的協同監管措施和機制,共21條具體措施。
國務院食安委專家蘇婧說,意見不迴避社會輿論反響強烈的熱點事件,例如提出建立實施散裝液態食品運輸准運制度、完善校園食品安全協同管理機制等,都能看見食品安全事件的影子。通過堅持問題導向、突出務實管用,持續深化改革破解監管難題,更能看到堅決守牢食品安全底線的決心。
加強網絡訂餐線上線下一體化監管
強化肉類產品檢驗檢疫出證查驗、建立實施散裝液態食品運輸准運制度、完善校園食品安全協同管理機制、加強網絡訂餐線上線下一體化監管……聚焦百姓關切的食品安全問題,意見提出有針對性的創新舉措。
中國人民大學食品安全治理協同創新中心研究員孫娟娟表示,意見直面當前食品安全治理中被高頻曝光的重難點問題,強調了生產經營者的主體責任、地方政府的屬地責任、監管部門的防控責任與行業部門的主管責任等,抓住了全鏈條責任這一關鍵點。
食品行業多元龐雜,既包括充分實現現代化大規模生產的食品加工業,也包括集中化程度極低、小而散的各類餐飲企業,還包括「看天吃飯」極易受到氣候、土壤、水資源狀態影響的農產品生產及加工行業,很難單靠一支監管力量去解決,也無法僅靠抽檢檢驗等一般產品的監管方式去控制風險。
孫娟娟說,意見明確許可部門要嚴審、監管部門要督查。尤其面對管許可不管檢查的分工,意見要求在責任分工的基礎上完善銜接機制。對因制度缺失而出現監管協作難的問題,意見做了補缺要求。
如針對散裝液態食品的運輸,意見提出建立實施散裝液態食品運輸准運制度,制定實行運輸准運制度的散裝液態食品重點品種目錄。對於跨境電商零售進口食品的安全風險,意見要求商務部要會同海關總署、市場監管總局建立跨境電商零售進口食品負面清單,將明令暫停進口的疫區食品以及因出現重大質量安全風險啟動應急處置的食品等列入負面清單並實時調整。
完善校園食安協同管理機制
意見強調了生態環境部門在保障食用農產品安全中的不可缺失性,要求其負責推進農用地土壤重金屬污染溯源和整治。教育部門在校園食品安全治理中也要有主體責任意識,加強對學校食品安全相關工作的統籌管理和指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