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海明 絲路智谷研究院院長
內地今年首兩個月主要經濟數據符合或優於市場預期,超過八成行業、六成產品實現增長,在工業41個大類行業中,36個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增長面為87.8%,其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汽車等多個行業達兩位數增長;在統計的623種主要工業產品中,378種產品產量實現增長,增長面為60.7%。各項數據均顯示出,內地的宏觀政策發力顯效,將繼續助力經濟持續向好。受此提振,內地和香港股市表現遠超美股,吸引國際資金持續流入。香港未來更須積極把握機遇,成為全球資本配置的重要窗口。
內地經濟數據整體表現優於市場預期。今年首兩個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9%,延續上年四季度以來的較快增長態勢,增速較上年四季度、上年全年分別加快0.2、0.1個百分點。高技術製造業增速加快,引領工業經濟向新發展,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1%,較上年全年加快0.2個百分點,增速高於全部規模以上工業3.2個百分點,既展現出中國在高端製造領域的競爭優勢,也反映工業經濟實現穩步向新向好發展。
此外,人工智能、半導體、新材料等高科技產業的發展也帶動了整體工業生產的提升。內地政府積極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通過政策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提高生產效率,使中國製造業在全球供應鏈中的競爭力進一步增強。
消費市場回暖 投資需求釋放
消費市場作為內地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柱,也呈現回暖的趨勢,從數據來看,2025年前兩個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3,73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0%。其中,新能源汽車、智能家電、高端電子產品等新興消費品類的銷售增長尤為顯著,反映出消費升級的趨勢。
為了進一步鞏固增長趨勢,中央政府日前發布《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旨在通過多項措施激發市場活力,推動消費增長。這一舉措不僅能在短期內促進經濟回暖,還將為長期經濟發展奠定堅實基礎。通過優化消費環境、提升居民收入水平和推動新型消費模式,消費需求還將進一步增強國內市場的韌性,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隨着中央政府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提振消費、擴大財政支出、加強基礎設施投資、放寬科技產業監管、鼓勵資本市場發展等,市場信心明顯增強,國際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關注度持續上升。
花旗銀行最新報告指出,美國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興趣達到近3年來最高水平,其中長倉基金對中國市場的看法較對沖基金更為積極。隨着國際資金不斷流入,內地和香港股市的估值修復和市場活躍度進一步提升,展現出強勁的發展潛力。
與此同時,估值優勢也成為吸引資金流入的重要因素。中金公司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中國十大科技企業的動態市盈率(PE)均值為21.9倍,而美國七大科技公司的PE均值為28.4倍。這表明,中國科技股的估值仍處於較低水平,具有較大的上升空間,為投資者提供了良好的布局機會。
國際資金加速流入內地香港股市
與內地、香港股市的強勁表現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美股在2025年初持續承壓。由於特朗普政府重啟對華關稅戰,美國經濟面臨衰退風險。近期數據顯示,美國製造業活動放緩,消費信心指數下降,市場對美聯儲的高利率政策仍存擔憂,導致美股持續震盪。
此外,美元指數近期出現波動,而人民幣匯率則相對穩定,這也促使國際資金加速流入內地和香港金融市場。在全球金融市場不確定性加劇的背景下,內地和香港的股市因政策支持、低估值優勢及資金流入等利好因素,成為全球投資者的重要避風港。
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香港在全球經濟復甦的關鍵階段擁有獨特的優勢。面對歐美市場的不確定性,香港應積極採取措施,吸引更多國際資金流入,進一步鞏固其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除了傳統的歐美資本,香港還應加強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金融合作,拓展新興市場的投資來源,增強市場韌性和多元化。
目前,港股市場的整體估值仍處於較低水平,相較於美股,港股具有明顯的投資吸引力。隨着內地經濟回暖,港股市場已展現出良好的反彈勢頭,香港應充分利用這一契機,加強對國際投資者的推廣和引導,提升市場流動性。特區政府和金融機構應進一步向歐美國家及「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投資者,充分展示港股市場的長期投資價值。香港也應進一步強化其連接內地與國際投資者的橋樑作用,為歐美機構投資者提供進入中國市場的便捷渠道,也積極吸引「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資本進入香港市場。
要吸引更多國際資本,香港應進一步優化市場機制,增強投資便利性。可以考慮加強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資本市場合作,推動與東盟、中東、南亞等地區的交易所建立互聯互通機制,促進跨境投資,以及推出針對國際投資者的激勵政策,增強香港市場的吸引力;並鼓勵主權財富基金、養老基金等長期資金進入港股市場,增強市場穩定性,提升投資者信心。
通過採取這些措施,相信香港不僅可以鞏固其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還能夠在全球資本市場競爭中佔據更加有利的位置,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長期資本投資,促進市場的長期繁榮與健康發展。
內地和香港股市的突出表現,不僅反映出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信心,也進一步鞏固了其在全球資本市場中的競爭力。與此同時,中央政府正精心布局的長遠經濟發展戰略,包括通過深化改革、刺激消費、推動高質量增長、加強科技創新和優化產業結構等舉措,將構建出更具韌性和競爭力的經濟體系,使中國市場更具吸引力,贏取國際投資者的青睞。隨着政策支持、經濟復甦和國際資本流入的多重推動,今年我國經濟也將展現出穩健增長的趨勢,可望實現GDP增長5%左右的目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