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梓敬 立法會議員
外交部駐香港特派員公署近日針對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常駐聯合國機構官員,公然會見反中亂港首惡分子的家屬及所謂「律師團隊」,並在言論中蓄意抹黑香港特區的法治,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
3月12日,黎智英的「國際法律團隊」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發言,「呼籲」釋放黎智英,將危害國安的行為包裝成「媒體老闆的正常工作」,駐聯合國官員作出呼應,公開發言要求特區政府「放人」。此舉不但顛倒是非,更公然干擾香港司法獨立。香港社會必須堅定維護法治,抵制任何外力干擾,確保所有案件都得到公平、公正、公開的審訊。
外國政客混淆視聽圖毀香港法治
回顧近代歷史,外部勢力干預破壞他國法治並非新鮮事。不少國家在面對恐怖主義、顛覆活動或外來制裁時,也採用嚴格的法律制度甚至特別立法,以保障本國安全與社會穩定。就如英國面對恐怖威脅所實施的一系列防範機制,以及美國頒布的相關反恐法律,當地政府亦會毫不猶豫地追究涉嫌違法的組織與個人。如今香港依法制止危害國安行為,西方政客卻指手畫腳,串同黎智英的「國際法律團隊」抹黑香港法治,明顯是雙重標準。
黎智英案的關鍵,是他涉與黑暴深度勾結,以及勾連外部反華勢力,嚴重危害國家安全。根據案情披露,在修例風波期間,黎智英在媒體及社交平台上不斷發表鼓吹外國政府「制裁」香港、支持暴力行為的言論,並嘗試透過外力干預香港與內地事務。這在在顯示出,黎智英絕非普通的傳媒老闆。
有人聲稱,黎智英被檢控,是因其聲音與特區政府不同,或者是東西方「政治對立」所致。然而,凡真正了解香港法治運行機制的人,都清楚知道法治是香港核心價值,無論任何政治立場,只要涉嫌犯罪,都要面對法律制裁。黎智英涉嫌長期尋求外力干預香港內部事務,種種的「超常」行徑正是案件關鍵所在。將黎智英塑造成「新聞自由受害者」,明顯是要混淆視聽、誤導國際社會,亦與事實嚴重背離。
香港特區政府在此事中可進一步採取兩方面措施。
首先,在國際層面上,應更積極闡釋香港國安法及本地司法制度的完整運作,讓外界了解到香港不存在「不公審訊」。
香港社會已充分認識誰是「國賊」
其次,必要時可考慮透過特區政府駐外機構與國際組織合作,提供準確資訊,澄清抹黑。這不僅有助各國了解黎智英案真實狀況,也能拆穿西方政客炒作的謊言。唯有資訊透明、立場堅定,才能阻止對方持續政治化法治議題,同時保障香港長遠的法治與社會秩序。
外國政客會見黎智英家屬及「國際法律團隊」的做法,是意圖動搖香港社會對法治的信心。姑息危害國安的人士,不僅令人質疑香港維護法治的決心,更可能令黑暴死灰復燃,社會重回撕裂。經歷過修例風波之後,香港社會已汲取深刻教訓,認識到法治以及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性。維護社會秩序、守護法治,成為廣大市民的共同意願,依法懲戒違反國安法律者,才是恢復安寧的必然選擇。
綜觀現時形勢,外部勢力會繼續利用「國際法律團隊」或相關團體,藉「人權」或「新聞自由」試圖顛倒是非。黎智英長期以勾結外力、支持黑暴、呼籲制裁等反中亂港行動聞名,絕非單純的媒體人,更被許多市民怒斥為「國賊」「漢奸」。香港社會對此已有充分認識,並且期盼法院能早日作出裁決,為社會帶來真正的正義與公道。
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駐聯合國機構官員配合「國際法律團隊」塑造黎智英為受害人形象,為反中亂港勢力撐腰,抹黑香港特區法治,干涉香港特區事務和中國內政。特區司法機關依法公正審理案件,不容置喙。面對外力干擾,香港社會更需要堅定信心,在「有法必依、違法必究」的核心價值下,守住法治底線,維護社會穩定,為未來發展奠定穩固基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