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紹:本欄由教大校長李子建領銜,教大資深教授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熱點議題、教育趨勢研究,以及教育政策解讀的觀察與思考。
去年底,香港教育大學與湖南第一師範學院簽署合作備忘錄,正式成立「香港教育大學——湖南第一師範學院大思政教育創新發展中心」, 教大成為香港首間探討「大思政課」內涵的高等學府,教大代表團的師生共同見證了這一重要時刻,並獲得多家媒體的關注與報道。
毛澤東曾在湖南一師學習、工作長達八年時間,並親自題詞「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學生」作為校訓。我個人希望「大思政教育創新發展中心」成立後,能與湖南一師緊密合作,加強湘港兩地大思政教育交流,通過學術交流、研究合作及師生互訪,攜手推動愛國主義教育和思政教育品質提升,推進師德師風建設和「教育家精神」培養,持續助力兩地教師成長,從而建立高品質「大思政」教育平台。
在簽約儀式後,教大與湖南一師的學生共上一堂「大思政課」。我對習近平總書記的《論教育》進行了個人分享,首先分析對比了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和2024年全國教育大會上的講話,其中「立德樹人」、「建設教育強國」、「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等核心理念一脈相承。
我還分享了新中國成立75年來教育發展的巨大成就:教育普及程度大幅提高,國民教育水平顯著提升;教育服務更加公平可及,教育均等化扎實推進;人才培養成果斐然,國民素質全面提高;教育保障體系日益完善,保障能力不斷提升;國際教育交流廣泛開展,國際影響力持續增強。
課堂中教大同事還分享了一段由我的數字人(由宋燕捷教授團隊和金夢瑤博士合作拍攝)講解沈從文《邊城》的視頻;王敏娟教授展示如何用AI製作影片及展示了一段用AI製作的《邊城》影片。湖南一師的陳明教授和龍永干教授則分別為大家上了一堂大思政入門和沈從文介紹課,內容十分豐富。
國家對教育人才培養的要求不斷提高,我們要培養具有「教育家精神」的優秀教師;而「大思政課」對新中國教育發展具重要意義與內涵,我們要不斷開創新時代思政教育新局面。
2021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現實結合起來。」新時代大思政課建設,既要注重知識的系統傳授,為學生奠定認知世界、理解社會的思想基礎,更要強化價值觀念的正向引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鑄魂育人。
「大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我們要從有字之書到無字之書,用好「大教材」;從三尺講台到萬里江山,打造「大課堂」;弘揚教育家精神,培養「大先生」;由點(考察的地方)到面(考察的路線以及蘊含的國家發展層面),突出思政課面向社會生活的現實屬性。
以湖南之旅為例,行程既涵蓋中國歷史發展之軌跡,亦融入文學與環境之美學鑒賞、城市與鄉村之變遷探討,以及傑出人物及國家領袖的深入剖析等。教大將參考國家大思政課堂內容和模式,探討「大思政課」與大學通識教育課程結合的方式,以期培養更多具家國情懷的教師和專業人才。
●李子建 香港教育大學校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區域教育發展與終身學習教席
註:文章版權為作者擁有,參考文獻從略。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香港教育大學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立場或觀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