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一個小學生非主流跳舞的視頻下,一位網友留言說,這些涉及未成年人拍攝、看着非常不正常的短視頻,甚至還有一些傳遞軟色情信息的少兒視頻,為什麼可以那麼順利就發了出來,有的還會被推薦。除了這些孩子的父母,平台的責任在哪裏?
陝西鵬鯤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趙萍霞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首先,平台有內容審核責任。平台應對發布的內容進行嚴格審核,確保不含有違法、不良或有害信息,特別是針對利用「網紅兒童」牟利、軟色情等敏感內容,應採取零容忍態度,一旦發現立即處理;其次,平台有保護用戶責任。平台應保護用戶的合法權益,特別是未成年人的權益。不得為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提供網絡直播發布者賬號註冊服務,並應採取措施防止未成年人過度參與直播或受到不良信息的影響;第三,平台有配合監管的責任,平台應積極配合政府部門的監管工作,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數據支持,協助打擊違法違規行為。
在趙萍霞律師看來,一旦平台監管不嚴,就會面臨多重法律責任。「首先是行政責任。」趙萍霞表示,如果平台未能履行好監管職責,導致違法或不良信息在平台上傳播,可能面臨行政部門的處罰,包括警告、罰款、責令停業整頓等。例如,根據《未成年人保護法》的相關規定,網絡直播服務提供者若違反未成年人保護的相關規定,可能會受到行政處罰。其次是刑事責任。趙萍霞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在極端情況下,如果平台的失職行為導致了嚴重的後果,如未成年人受到嚴重傷害或社會公共利益受到重大損害,平台及其相關責任人可能面臨刑事責任。這包括但不限於玩忽職守罪、濫用職權罪等。
「最後是民事責任。」趙萍霞指出,如果平台上的違法或不良信息導致了用戶的權益受到損害,平台可能需要承擔民事責任,賠償用戶的損失。例如,在直播帶貨中,如果平台明知或應知主播存在虛假宣傳或銷售問題產品等情況而未採取必要措施,將依法與主播承擔連帶責任。
倡藉AI提高審核效率及準確性
因此,趙萍霞建議,為了避免因監管不嚴而承擔法律責任,平台應採取以下措施。第一應加強內容審核技術,可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提高內容審核的效率和準確性,及時發現和處理違法或不良信息;第二應完善用戶舉報機制,暢通用戶舉報渠道,鼓勵用戶積極舉報違法或不良信息,並對舉報進行及時處理和反饋;第三應加強法律法規培訓,定期對平台工作人員進行法律法規培訓,提高其法律意識和風險意識;第四應積極配合監管部門,與政府部門保持密切溝通與合作,積極響應監管要求,共同維護良好的網絡生態環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