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高鈺)香港中文大學旗下InnoHK平台香港微生物菌群創新中心(MagIC)與陳廷驊基金會兒童醫學創科中心(HATCH)宣布,將攜手合辦以腸道微生物菌群和兒童自閉症譜系障礙為主軸的人才培育計劃,主題為「擁抱未來 — 明星蛻變」,為本地40名資源匱乏的高中生和大學生,在暑假期間提供接觸醫學知識和使用實驗室頂尖儀器的機會,希望為醫療界培育更多港產人才。
由旗下兩所創科中心合辦
是次兩所中心的合作,希望讓更多本地新一代接觸腸道微生物菌群的知識,以及相關產學研流程。港中大卓敏內科及藥物治療學講座教授兼MagIC聯合總監陳家亮表示,香港有不少年輕人才,但部分學生或因資源匱乏,以為醫療界是遙不可及的領域,限制了他們成為醫療界專才的想像。
「我自己既不是富家子弟,亦非醫學世家出身,因此希望透過這個人才培育計劃,與本地學生分享自身經驗,鼓勵他們未來投身醫療及生命健康科技研究,貢獻社會。」他說。
該人才培育計劃將錄取約10名大學生和30名高中生,於7月至8月期間提供為期三至四星期的培訓,包括學習使用實驗室頂尖儀器,了解糞便檢查與分析,以及次世代基因定序分析的基本流程。
學用實驗室儀器 安排赴深圳考察
主辦方又會安排香港及深圳的實地考察,讓學生有機會與兩地業界翹楚交流,認識兩地以至大灣區產學研的協同效應,幫助他們能更實在地思考自身未來投身業界的角色。
腸道微生物菌群是未來醫學研究重點之一,有望促進「個體化醫療」及「精準醫療」的發展。港中大表示,學生及早接觸相關知識,有助他們未來在此範疇的發展。培訓期間,知名腸道微生物菌群的學者教授,會以自身職涯經驗,引導學生「精準地」獲得投身業界的機會,並增進相關領域的知識,打破「醫學界是中產和富有家庭子弟的專利」的固化概念。
港中大醫學院助理院長(學生支援)陳秀雯提到,社會對患有自閉症譜系障礙的學童日趨關注,近年研究顯示,腸道微生物菌群與自閉症譜系障礙間有緊密關聯,培育更多科研和醫療專科人才刻不容緩,相信學生能透過計劃全面認識相關領域的產業鏈運作,掌握科創產學研脈絡,讓他們畢業後能無縫接軌,為社區未來作出貢獻。
計劃詳情可瀏覽:https://www.hatchhk.org/zh/talent-development。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