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邱華棟創作已逾四十年,從事文學工作三十餘年。從作家到編輯,再到在魯迅文學院負責作家培養工作,豐富的文學履歷賦予了他一個重要身份:中國當下文學動態的密切關注者和青年寫作的大力推動者。全國兩會前夕,記者就當下文學界普遍關注的作家權益保障問題對邱華棟進行了採訪。
「保障作家權益,擁有配套完善的《著作權法》是重中之重。」 邱華棟表示,《著作權法》不僅是作家維護個人權益的盾牌,更是推動創作生態良性發展的引擎。它通過經濟激勵、價值認可和法律保障,使作家能夠安心創作,同時促進文化多樣性與社會進步。對作家而言,熟悉並善用著作權法,是保障自身權益、實現作品價值最大化的法寶。「我國現行《著作權法》於2020年進行了第三次修訂,2021年6月起施行。這次修訂後,我國著作權法律體系在適應新技術發展、完善著作權保護機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在邱華棟看來,修訂後的現行《著作權法》的許多條款仍較為原則化,亟須配套法規進行進一步的明確。
比如作為《著作權法》配套法規的《著作權法實施條例》早已於2002年公布,但僅在2011年和2013年進行過兩次小規模修訂,最近一次修訂距今已逾十年。「隨着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的快速發展,版權保護面臨着一系列新問題、新挑戰,《條例》中的一些條款已無法滿足現實需求。」
同樣,《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在2013年修訂後也並未再行修訂。而當前信息網絡傳播的方式和途徑都已被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深刻改變,網絡環境也日趨複雜,侵權行為呈現出多樣化、隱蔽化的特點。「《保護條例》的現有條款缺少針對這些新興技術的規定,難以有效應對新形態的侵權行為,使得網絡傳播行為缺乏有效監管。」
再比如,《使用文字作品支付報酬辦法》是規範文字作品使用過程中報酬支付相關事宜的重要文件,但自2014年11月起施行後,也未進行任何修訂。邱華棟認為,基於十年前社會經濟發展情況制定的版稅和稿酬規定,明顯早已不適應當今社會發展需要,實踐中,早已出現稿酬千字千元的情況。應考慮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狀況,將原創作品版稅率由3%-10%最低提高到5%-15%,基本稿酬建議由每千字80-300元最低提高到每千字80-500元,從而更好地平衡文字作品創作者、使用者和傳播者之間的利益關係,規範文化市場交易秩序,促進文化產業的健康發展。
「加快修訂著作權法配套法規,不僅是落實依法治國的必然要求,更是應對技術變革、提升版權治理能力的關鍵舉措。希望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快對《著作權法實施條例》《使用文字作品支付報酬辦法》等著作權法配套法規的修訂,為新時代文化強國建設提供更加堅實的版權支撐。」邱華棟表示。
(來源:中國作家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