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驚蟄日,不少市民及旅客前來著名的灣仔鵝頸橋「打小人」。 香港文匯報記者 涂穴 攝

(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茗)驚蟄日是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之一,亦是香港傳統活動—「打小人」的日子。在昨日驚蟄日,位於灣仔堅拿道天橋(鵝頸橋)的「打小人」熱點人頭湧湧,鞋子敲打砧板的噠噠聲此起彼落,各個檔口都大排長龍,有熱門檔口更要輪候兩小時,才接受到兩三分鐘的「打小人」服務。有檔口為此通宵作業、市民也為此甘願打蛇餅排隊。客人「打小人」目的各有不同,為事業、感情及健康樣樣有,亦有市民視「打小人」為香港特色文化進行寫生。不少旅客也慕名而來,遠道來港感受「打小人」風俗。

●「打你個小人頭,等你有氣冇碇唞……」師傅朗朗上口,鞋子敲打砧板的噠噠聲此起彼落。 香港文匯報記者 涂穴 攝

驚蟄在二十四節氣中代表天氣回暖,春雷初響,驚動蟄伏於地下的小動物,萬物甦醒,後引申為打擊(春雷)小人(蟄地動物)。昨日,鵝頸橋下只見各個檔主手執鞋子,在砧板上拿着畫有小人的紙片,一邊對其猛力敲打,一邊嘴裏唸唸有詞,不時又教導客人做跪拜、上香等相關儀式動作。

檔主:內地客微信下單

開業超過廿載的黃吉利檔口負責人之一的黃小姐表示,驚蟄節氣的前後三日是「打小人」黃金時期,檔口已從前日清晨7時開始工作,夜晚更需通宵完成工作。

●「打小人」不是女性專屬,亦有男性及學生前來光顧。 香港文匯報記者 涂穴 攝

昨日下午2時許,現場仍有三條人龍打蛇餅,估計等候需要一兩小時,「這還不是(打小人)高峰時期,」她說,除了現場的人士在排隊外,亦有不少內地客人網上輪候「打小人」,「又有超過60(內地客)人在微信上下單,等我們處理,但之前的邀請都還沒做完。」

許多市民表示,一直有「打小人」的習慣,盼望未來一年平安健康。過去6年都有請人「打小人」的市民潘小姐說,雖然聽說過有一種針對性的「打小人」方法,即在紙上寫對方名字等個人資料使對方受到「懲罰」,但她認為,做人無須對他人報以惡念,「打小人」更像是一種心靈寄託,讓自己生活順利、健康幸福即可。

●潘小姐稱,「打小人」更像一種心靈寄託,讓自己健康幸福即可。 香港文匯報記者 涂穴 攝

在醫院工作的羅小姐說,家族自爺輩開始有「打小人」習慣,主要是祈求身體健康與生活順利。小時候,「打小人」的習俗均由她家中長輩負責,且有嚴格的流程需要遵守,包括選址必須在家或公司以外的地方,例如陰暗處、三叉路口、橋底、山邊等地,這些地方夠「邪」,是剋制「小人」的好地方,所用的鞋子需要用完即棄等。

●羅小姐稱,家裏自爺輩開始「打小人」,祈求身體健康生活順利。 香港文匯報記者 涂穴 攝

有遊客專程來港出氣

除了港人之外,「打小人」已成為香港獨特的風景線,吸引了不少遊客慕名而來。來自廣東的左小姐說,由於工作上的不順利,被同事惡意針對,為了給自己發洩和出氣,秉持「惡人遠離」的心態,專程趁着驚蟄日來港「打小人」。自己已經寫了「小人」的個人資料在「小人紙」上,盼望來年能驅惡、求平安。

●左小姐表示,為了將來的工作順利而專程前來香港「打小人」。 香港文匯報記者 涂穴 攝

「由於台灣沒有這種風俗,所以想來港感受一下。」來自台灣地區的王先生表示,今次訪港旅遊三日,覺得「打小人」是香港本地風俗文化。雖然台灣亦有前往寺廟拜神的習俗,但他仍想來試試香港的民俗文化。被問到這次打的「小人」是誰?他笑着說,「我的教授」,因為對方教學較嚴格,不易評予高分。

台灣遊客周小姐表示,早前在港產電影中看到「打小人」情節,感覺十分有趣,於是專程來港體驗。她笑言沒有特別針對的人,只想祈福,體驗一下儀式感。「這是台灣體驗不到的文化。」

「打小人」活動又吸引一群市民到場寫生。他們說,「打小人」很有香港特色,場面熱鬧,拜神婆的裝飾有趣,但就不會親身幫襯,「唔好咁嘮嘈,唔好咁有怨氣啦!」

●檔口有些特別趣致的擺設。 香港文匯報記者 涂穴 攝

【特稿】黑工師傅開檔斷正被警帶走

(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茗)「打小人」生意火爆,吸引不少從業者趁機開檔大賺一筆,昨日更出現疑似黑工加入混戰開檔為善信提供「打小人」服務,被巡邏的警方發現因為違反逗留條件而被帶離。

灣仔鵝頸橋昨日人頭湧湧,不同的「打小人」檔主擠在狹窄的橋底下使勁地用鞋敲打小人紙,每個檔口都大排長龍。警方來回巡邏以維持秩序,並不時要求檔主出示身份證助查。

檔主稱功力尚淺邀師傅代勞

在喧囂中,一檔「打小人」檔異常冷清,香港文匯報記者遂向該檔檔主阿花了解,她自爆道:「我們的師傅(拜神婆)被警員帶走了,所以現在場面顯得有些冷清。」

阿花透露,自己各方面的功力尚淺,於是邀請師傅代勞,惟在警方的突擊行動中,該名師傅被發現沒有香港身份證,違反逗留條件,最終被帶離接受調查。

她強調,與對方沒有僱傭關係,「這些師傅其實跟我是合作夥伴,都來自內地,原打算一齊擺檔打小人,做吓小生意。現在我只能留在原地,自行接生意。」

「打小人」檔主大多以中年女士為主,但香港文匯報記者發現,現場有一名青年男子為人「打小人」。該名年約30歲的男子,身穿深色短袖,在市民旁一邊「打小人」一邊東張西望試圖拉客,但一心二用的他,敲擊力度明顯輕盈許多。 

責任編輯: 何雪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