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港產品出口到美國的貨值佔本地總出口不足1%。工總認為,美國提出的最新關稅政策,對香港實質影響有限。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記者 莊程敏)美國4日落實對中國貨加徵10%關稅,措施亦同時適用於香港。面對惡劣的外貿環境,港企除各自單打獨鬥外,香港本地多個商會也齊齊出謀獻策,已多次率團考察東盟、中東等地,以幫助會員企業應對關稅危機。近日特區政府提出多項支援中小企營運措施外,香港本地商會提出一系列舉措協助本地及國際企業應對關稅壓力,其中建議建立跨境合作平台,優化供應鏈布局,降低營運成本,並探索多元化市場機會,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國際商業樞紐的戰略地位。

香港工業總會主席莊子雄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指,該會反對美國的做法,認為美國無視香港單獨關稅區地位、漠視國際法則,不尊重香港,也違反自由貿易協定精神。對於一向靈活多變的工商界來說,面對近年環球局勢變化,業界不斷調整策略,配合政府政策,積極開拓多元市場,在致力保持傳統歐美市場之餘,探索東盟、中東和「一帶一路」沿線等新興市場的機遇,以提升自身競爭力迎接挑戰。

●香港工業總會主席莊子雄指,面對近年環球局勢變化,業界不斷調整策略,配合政府政策,積極開拓多元市場。 資料圖片

莊子雄認為,美國提出的最新關稅政策,對香港實質影響有限。2023年,香港產品出口到美國的貨值只有約61.37億港元,佔本地總出口不足1%,反觀香港製造的珠寶、高端時尚產品和食品均在國際市場享有良好聲譽,具有獨特競爭優勢,難以被取代,在美國及其他海外市場皆有競爭力。

工總45%會員東盟設立業務

他以工總會員為例,去年初工總會員調查顯示,45%受訪企業已在東盟設立業務,另有四分之一受訪企業表示有意進一步拓展東盟市場。不少企業已在當地發展業務中,當中61.1%在當地有製造業相關業務;46.3%企業在東盟開展銷售及市場營銷業務;高增值業務例如供應鏈管理和研發等亦有超過兩成企業涉足。數字反映港商對開拓東盟等新興市場興趣濃厚、投入度持續上升。

開拓市場方面也絕不鬆懈,工業總會去年多次率團考察東盟、中東等地,協助會員企業了解不同市場的發展情況和機遇,加上人工智能等新興科技發展一日千里,亦為港商和工業家帶來無限商機。該會有信心香港在面對困難時能夠靈活求變、把握新機遇,未來會繼續充當不同持份者之間的橋樑和平台,推動創科、新型工業等發展,鞏固和強化香港作為國際貿易中心的地位。

美損害全球貿易秩序經濟發展

他強調,香港作為世界貿易組織(世貿)創始成員之一,獨立關稅區地位獲世貿承認和保障,並非由任何一個國家給予或任意廢止。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和貿易中心,香港在「一國兩制」下一直奉行自由市場原則,是全球多邊貿易的堅定支持者,與包括美國在內的國際夥伴保持互惠互利合作關係。美國做法不僅損害全球貿易秩序和經濟發展,影響港美貿易關係,亦將為當地消費者和美國企業,尤其是在香港有業務來往的機構,帶來業務上的不確定因素。工總作為香港唯一法定商會,一直發揮團結業界、反映業界聲音的角色,必定全力支持特區政府透過世貿等多邊機制,捍衛香港單獨關稅區地位和合法權益。

廠商會籲尋靈活市場進入渠道

另外,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同樣對美國對中國產品包括香港產品再加徵關稅表示不滿,認為此舉違背自由貿易原則。廠商會全力支持特區政府就此事件向世界貿易組織提出申訴。廠商會認為,美國最新關稅措施對香港廠商的影響仍然可控,當中香港出口至美國的製造產品比例較低,香港製造的產品多為高增值類別,具備較強的議價能力,能與客戶及供應鏈夥伴協商分擔關稅成本。此外,許多香港企業早已採取「中國+N」的供應鏈布局策略,並推動市場多元化。

展望未來,廠商會表明將繼續協助香港企業推行市場多元化策略,包括積極開拓內地消費市場,以及加強在「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特別是東盟市場的布局。同時,廠商會也鼓勵業界探索更多靈活的市場進入渠道,例如發展電子商務和善用美國自由貿易區的便利措施,以盡量減低關稅戰的影響。

【港商如何應對關稅措施】鋁材商積極應對關稅 改拓中東日本市場

●劉達邦表示,公司未來會積極開拓如中東及日本等市場,以尋找新的增長機會。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莊程敏)隨着美國總統特朗普推動其「美國優先」政策,中美貿易出現新變化和挑戰,意味着全球供應鏈將面臨重組的壓力。香港中小型企業聯合會永遠榮譽主席劉達邦表示,美國加徵關稅的落實,其公司面臨近40%的關稅稅款的增加,減弱產品的競爭力。為應對新貿易挑戰,未來會積極開拓如中東及日本等市場,以尋找新的增長機會,從而減輕其業務影響。

迪拜大興土木需求持續

本身經營鋁材生意的劉達邦接受訪問時指出,額外關稅影響將會頗大,以其公司為例,前後加起來的關稅將會達到逾四成,競爭力將會消失。目前美國市場佔其總業務三分之一,「雖然這樣看來,即使我沒有美國市場,仍有三分之二生意,但事實上香港及內地的利潤很低,為接單而將利潤壓縮,主力是靠美國訂單增加利潤,所以如果沒有美國市場,打擊將會很大。」

為減輕美國加徵關稅影響,公司期待透過開發其他市場如中東和日本來作替代。他表示,剛於去年11月時去了中東探訪舊客戶 ,因以前在迪拜做過兩個工程,而中東的好處在於接近美國的消費力,加上迪拜近年不停建商業大廈,預計未來5年這個趨勢仍會持續。不過,迪拜的人口始終較少,僅3百多萬人,與美國相差甚大。

對於今年訂單展望,他預計會有所改善,因去年接了一些來自內地及香港的訂單,但個人認為內地與香港的商業物業市場仍疲弱,訂單動力不會很大。美國方面,如果沒有關稅影響,將於第三季開始有訂單,「美國客人做事很有計劃,早在8個月前就做好了樣本給他們看,但如果屆時有新增額外關稅就頭痕,客人可能要求我們減10%,這樣利潤將大幅下跌。」

【港商如何應對關稅措施】港商越南設廠 暫時影響不大

●程永成指出,很多客戶在美國總統特朗普公布加徵關稅前就已下單並出貨。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莊程敏)香港眼鏡品牌BigHorn創辦人及設計總監程永成指出,很多客戶在美國總統特朗普公布加徵關稅前就已下單並出貨,而且公司在越南設的新廠已開始投產,預計整體影響不大。他預計,加徵關稅對沒有於東南亞設廠的港商造成較大影響,但仍要視乎主要客戶來源於哪個地區,料歐洲地區客戶暫時不受影響。

「個別客戶有提到以後的訂單應不會受影響,因我們有在越南開廠,但客戶可能會將新增的成本轉嫁至美國消費者。」他坦言,在越南生產的成本會增加,主要是運輸方面的成本,而主因是受原材料仍需要由內地運至越南的影響。另外,他補充,由於特朗普有提過雙邊關稅,故擔心未來有機會連越南也要被徵稅。

原材料需入口 生產成本增加

對於今年訂單展望,他預計與去年相若,因相信今年經濟應沒有太大增長,美國的訂單應該不會下跌,但明年則屬未知之數,持審慎樂觀態度。

特區政府出錢出力 助中小企脫困境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公布多項支援中小企措施,可望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港企受美國加徵關稅的影響。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殷考玲)面對美國加徵關稅等不利外貿環境,為支持本地企業發展及「走出去」,香港特區政府在上月底發布的財政預算案中,公布多項支援中小企措施,包括向「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及拓展內銷市場的專項基金」(BUD專項基金)及「市場推廣及工商機構支援基金」合共注資15億元,並優化申請安排等等,可望一定程度上減少港企受美國加徵關稅的影響。

融資擔保惠及近6.5萬中小企

特區政府一直通過「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為企業提供信貸擔保。截至去年年底,計劃已累計批出超過2,880億元貸款,惠及近6.5萬家中小企。為切合中小企在轉型期間的資金需要,特區政府於去年11月重推「還息不還本」安排,為期1年,讓企業可以申請最多12個月還息不還本。

其他融資支持方面,金管局在2月底啟動1,000億元人民幣貿易融資流動資金安排,支持銀行向企業提供較低息的人民幣貿易融資。此外,金管局和香港銀行公會成立的「中小企融資專責小組」,承諾盡量作出彈性安排,減輕中小企資金周轉壓力。參與銀行在其貸款組合額度中,為中小企預留的融資部分增加至超過3,900億元。

主動出擊擴闊香港貿易網絡

除在融資方面支持中小企,政府還從擴闊網絡方面協助企業。如為吸引更多「全球南方」的企業和投資,政府正與馬來西亞和沙特阿拉伯政府積極商討開設經濟貿易辦事處。投資推廣署已在埃及開羅和土耳其伊茲密爾增設顧問辦事處,貿發局亦在柬埔寨增設顧問辦事處。政府還正與沙特阿拉伯、孟加拉、埃及和秘魯探討簽訂投資協定,並正與17個國家磋商全面性避免雙重課稅協定。

財政預算案提到,香港會繼續發揮作為「一帶一路」功能平台的角色。政府會聯同工商及專業服務界深耕東盟、中東市場,並探索中亞、南亞及北非的市場潛力。貿發局亦會加強「一帶一路」項目對接,尤其聚焦綠色發展及創新科技。

加強電子商務 善用網購平台

為加強協助本地中小企開拓內地市場及增加電商銷售,財政預算案指出貿發局將推出「電子商務快車」,聯同大型電商平台,為港商提供一對一顧問諮詢服務及專題講座,亦會與工業貿易署優化營商導師計劃,讓港商更好利用內地電商及網購平台促銷。此外,貿發局今年亦會舉辦第二屆「香港好物節」。

美國加徵關稅 外交部:中方必將奉陪到底

●面對美國加徵關稅,中國隨即宣布反制措施,自3月10日起,對包括玉米在內之原產於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加徵關稅。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 據中新社報道,就美國再次對中國輸美產品加徵關稅一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昨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強調,中方奉勸美方收起霸凌的嘴臉,趁早回到對話合作的正確軌道上來。

採取正當必要反制措施

林劍表示:「4日,我們已經就相關問題闡明了中方的嚴正立場。」他指,美方執意以芬太尼問題為藉口,再次對中國輸美產品加徵關稅。中方多次闡明了反對立場,採取了正當必要的反制措施。

林劍稱,美方如果真想解決芬太尼問題,就應該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礎上同中方磋商,解決各自關切。「美方如果別有所圖,執意損害中國的利益,我們必將奉陪到底。我們奉勸美方收起霸凌的嘴臉,趁早回到對話合作的正確軌道上來。」

3月3日,美國政府宣布以芬太尼為由對所有中國輸美商品進一步加徵10%關稅,中國隨即宣布反制措施,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4日發布公告稱,經國務院批准,自3月10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加徵關稅:對雞肉、小麥、玉米、棉花加徵15%關稅;對高粱、大豆、豬肉、牛肉、水產品、水果、蔬菜、乳製品加徵10%關稅。

責任編輯: 何雪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