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數碼港首合辦數字世界大會 與5大專院校簽備忘部署將香港發展為人工智能(AI)產業國際交流協作匯聚地。香港數碼港首次聯同國際組織世界數字科學院(WDTA)及國際院士科創中心(IASTIC)昨日合辦「數字世界大會:人工智能安全、可信、負責任」論壇,三方在會上簽署合作備忘錄,以攜手推廣 AI STR(安全、可信與負責任)測試和評估的最佳實踐,積極培訓AI人才及探索合作開發AI測試基礎設施。論壇期間WDTA宣布於數碼港籌建「世界數字科學亞太研究院」(亞太研究院),數碼港亦與五間本地大專院校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促進與AI相關的應用研究和人才培育,助力香港開拓AI新賽道。 ●香港文匯報記者 馬翠媚
WDTA昨表示,於數碼港籌建的亞太研究院,將着力推動區內AI安全標準及相關舉措的制定,推動數字技術創新、培育科學與產業應用人才,及促進數字時代的全球合作。WDTA是於2023年在聯合國框架指導下創立的國際新型創新和研究機構,旨在推動國際社會在數字技術領域的突破性進展,並致力構建一個更加安全、高效、共用的全球數字生態,而WDTA亦已發布三項AI STR標準,包括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安全測試標準、大語言模型安全測試方法和大模型供應鏈安全要求。
為大專生提供實習機會
除了推廣負責任的AI應用外,在培育人才方面,數碼港昨與五間本地大專院校包括香港大學、城市大學、都會大學、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及香港資訊科技學院,在論壇上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促進與AI相關的應用研究和人才培育,例如為合作的大專院校學生提供實習及就業機會,藉以為香港AI產業發展注入更多生力軍,促進本地AI發展。另外,WDTA亦發布兩項AI人才認證課程,包括「大模型應用工程師認證(LLMAE)」與「大模型技術專家認證(LLMTE)」,旨在加速培育兼具技術實力與社會責任的下一代AI專業人才,推動AI安全、可信與負責任的發展。
世界數字科學院執行理事長李雨航昨出席論壇致辭時表示,AI發展必須以人為本、安全為基,他提出三項核心倡議:首先,構建「安全原生」的技術基因,將安全嵌入AI全生命周期,推動演算法透明度與數據溯源認證體系;其次,建立「以人為本」的價值坐標,讓技術服務於醫療普惠、中小企轉型等社會需求;最後,WDTA 實行「負責任創新」的全球承諾,其人工智能委員會在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指導框架下應對深度偽造、數據濫用等挑戰。
聯動標準制定 加速成果轉化
國際院士科創中心創辦人陳清泉出席同一場合時表示,香港作為連接全球的創新樞紐,是推動AI治理與合作的理想平台。他認為WDTA將以「速度、安全、共用」為核心原則,通過 WDTA亞太研究院加速聯動亞太地區政產各界在數字技術標準制定與前沿成果轉化,率先落地AI STR(安全、可信與負責任)的標準與測評認證體系,健全國際AI治理與安全體系。他強調唯有跨行業、跨國界的協作,才能實現「不讓任何人掉隊」的包容性數字未來。
「數字世界大會:人工智能安全、可信、負責任」論壇昨在數碼港舉行,出席嘉賓包括創科局局長孫東、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教育科技部副部長葉水球、數碼港行政總裁鄭松岩等,論壇亦邀請了不同學者、專家及來自公共行政、金融、醫療等行業領袖,就「跨行業AI轉型」及「平衡AI創新應用與風險」等多個有關與AI應用相關熱門議題,例如如何在不同領域中善用AI提高效率、改善服務質素及應對新挑戰等,就不同議題分享見解和實務經驗,吸引了不少關注AI發展、數字技術創新的人士參與,現場所見活動座無虛席。
數字世界大會論壇達成的合作撮要
WDTA宣布於數碼港籌建亞太研究院
●着力推動區內AI安全標準及相關舉措的制定
●推動數字技術創新、培育科學與產業應用人才
●促進數字時代的全球合作
數碼港與WDTA及IASTIC簽署合作備忘錄
●攜手推廣 AI STR(安全、可信與負責任)測試和評估的最佳實踐
●積極培訓AI人才及探索合作開發AI測試基礎設施
數碼港與五間本地大專院校簽署合作備忘錄(港大、城大、都會大學、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香港資訊科技學院)
●共同促進與AI相關的應用研究和人才培育
●為合作的大專院校學生提供實習及就業機會
●為香港AI產業發展注入更多生力軍,促進本地AI發展
整理:記者 馬翠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