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開設籃球博彩再被提起。圖為美國NBA全明星籃球賽事。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記者 王僖)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今日出爐,綜合各方消息指,特區政府極大機會採取一系列開源節流措施,包括公務員凍薪並研究壓縮編制,調整2元乘車優惠計劃,削減學生每年2,500元津貼等節流;調整富人稅的門檻及稅率,放寬籃球博彩等開源。「投資未來」仍是預算案重點,北部都會區的發展步伐不會放慢,消息指政府會加快北都區批地換取收入,以提速發展。 

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上午11時在立法會發表2025/26年度財政預算案。預算案演辭及其他有關資料會在財政預算案網頁www.budget.gov.hk同步發放,並可透過上述網頁收看財政司司長於立法會的發言、與財政預算案相關的記者會、電視論壇及電台節目的現場直播。財政預算案演辭文本和摘要單張會於財政預算案發表後在20間民政諮詢中心派發。

圖為新一份財政預算案。財政司供圖

陳茂波日前在網誌撰文預告,今年的預算案封面顏色是湖水藍,代表着未來發展大潮中的一片藍海、蘊藏的無限機遇,也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底蘊。面對財赤,特區政府將提出加強版財政整合策略,在維持和改善民生服務的同時,嚴格管控公共開支,亦會在用者自付原則下適度開源。

有消息指,為了節省開支,財政預算案很大機會宣布公務員未來一個財政年度凍薪。根據公務員事務局數據,上一個財政年度公務員薪酬相關開支達到1,562億元,按年升71億元,比2019/20年度增加約200億元,佔政府經營開支按年增加4.37個百分點,達到近26%。

研以科技或AI代人手

公務員薪酬趨勢調查一般在每年2月至5月進行,特區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除了考慮調查結果,亦會考慮政府財政、經濟狀況等其餘5個因素作公務員薪酬調整幅度最終決定。過去26年,香港公務員有5年曾經凍薪,原因分別因為沙士、08年金融海嘯及新冠疫情。沙士後兩年,公務員更連續兩年減薪3%。在2009年,本港經濟受金融海嘯影響,高級公務員亦曾減薪5.38%。

預算案又會提出檢視公務員編制,研究有否空間壓縮。公務員編制由2021/22年度起已維持零增長。去年底公務員編制共19.1萬人,按季下跌0.1%,而實際公務員人數17.2萬人,按季上升0.04%。坊間有聲音認為有需要削減編制。據了解,特區政府會研究部分職位能否以科技或人工智能(AI)代替。

在長者和傷殘人士2元乘車方面,消息指,政府傾向60歲享優惠門檻不變,但會增加限制,改為每月限最多240次有優惠,即平均每日限搭約8次;10元以上票價將以兩折計算,例如11元的車票收2.2元、20元票價收4元、30元票價收6元等。

陳茂波早前表示,教育及醫療開支有削減空間,尤其香港的大學有一定財政儲備,需要善用儲備並開拓其他收入,意味大學撥款有機會削減。多間大學校長、學者均指削減開支影響深遠,希望減幅較溫和。現時,特區政府為全港近80萬名學生每年提供的2,500元不設資產審查的津貼,預計被削減的機會較大。

兩級稅制研降門檻納更多富人

特區政府去年首次引入俗稱「富人稅」的兩級稅制,以年薪500萬元作界線,首500萬元繼續以15%標準稅率計算,剩餘的部分將以16%計算。消息指,政府正考慮連續第二年調高年薪500萬元或以上的薪俸稅稅率(去年提升後為16%),同時考慮透過降低兩級稅制門檻,讓更多高收入人士被納入最高稅率的稅網。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還可能批准將體育博彩在賽馬和足球基礎上擴大,讓籃球博彩合法化,一方面遏制非法外圍籃球投注,另一方面預計每年為庫房帶來15億元博彩稅收益。但即使政府放開籃球博彩,馬會亦需數年準備、更新投注系統,才能推出籃球博彩。

特區政府將提出善用海濱資源,推動「無處不旅遊」,包括在紅磡站臨海處興建遊艇會,料提供以百計遊艇位,以促進遊艇旅遊,帶來高端消費客群,又計劃在該處發展商業住宅項目,正由港鐵研究,本年中會就土地用途提出建議,初步選定中環、灣仔、尖沙咀等4個海濱,引入輕食及飲品檔,希望豐富市民及遊客海濱體驗。

長者願共渡時艱:調整乘車優惠合理

(記者 吳健怡)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今日揭盅,香港各界引頸以待,期待預算案能為香港的未來鋪路。香港文匯報記者訪問社會不同界別人士,其中大半生為香港貢獻的長者們頗有大局觀,縱然已有消息指長者及殘障人士的2元乘車優惠將會調整,但不少長者表示,願與香港共渡時艱,方案亦調整得合理,例如限制補貼範圍能規管長車短搭等濫用行為,有助節省政府開支。不少長者更期望將更多公共資源投放在年輕人身上,以及加快發展北部都會區,讓青年發揮所長、安居樂業,促進他們成為香港頂樑柱。

認同向青年投放資源

有消息指,今天公布的財政預算案將會調整2元乘車優惠計劃,60歲或以上人士受惠的門檻不變,但是將限制每月受惠車程至最多240程,即平均每日8程,以及受惠者需自行支付10元以上票價的20%,例如11元的車票收2.2元、20元票價收4元等,10元以下則維持收2元不變。

60歲的Freeman認同,長車短搭的行為非常佔用政府資源,支持政府收緊計劃,將逾10元的車費改為兩折收費的做法,亦明白現時香港經濟未明朗,有必要「減糖」以減少開支,「需要所有人一起共渡難關,我作為長者有優惠便已經知足。」

她反而十分關心現下年輕人以及下一代的發展,認為政府需要將更多資源投放在青年身上,「他們是社會的未來,協作他們能夠有向上流動,是推動社會前進的重要引擎。」

她又直言,北部都會區的發展緩慢,政府不能只是「畫餅」,需要加快速度建立大型基建落成,以及完善該區的交通運輸,「起碼讓年輕人看到前景,這個空間是真的在發展中,給他們一個信心,在這裏是真的可以有發展潛力的。」

現年60歲的關女士平時經常會坐巴士外出,與朋友相聚飲茶。她不支持政府一刀切削減2元乘車優惠,認為相關開支相對於政府整體財赤,影響甚少,「不會因為慳咗呢兩蚊,就會令千億財赤轉虧為盈。」目前,有不少長者都有工作,若是居住在偏遠地區的長者,每天往返來回市區,對他們而言,這是不公平,以及會造成他們沉重的經濟負擔。

她又期望政府可以在醫療方面投放更多資源,例如一些醫療專用車,將基本醫療深入市區,以及每次在公立醫院覆診都需要排期很久,期望政府可在醫院引入高科技,以提高就診的效率。

各區文史建築可吸深度遊

(記者 吳健怡)今日出爐的財政預算案,除了節流,有市民認為特區政府應更多聚焦於開源,把握盛事經濟,開拓更大的發展方向,將香港經濟推向更高台階,如將香港各區歷史文化建築物打造為旅遊景點。

特區政府近年大力推動盛事經濟,又提出了「無處不旅遊」的理念。本身從事旅遊行業的35歲陳先生表示,盛事活動有助吸引更多旅客,也讓市民有更多娛樂休閒選擇,但認為某部分的盛事活動成本高昂,如一些藝術裝置,雖然能吸引旅客前往打卡,但附近缺少相關配套,建議可引入商販,或者與本地藝術家合作進行二次創作,以售賣相關周邊產品,以及在附近舉行嘉年華活動,讓本地餐飲業參與其中,以促進不同行業的經濟發展,達至協同效應。

他又認為香港各區有很多歷史文化建築物,若可妥善保育,發展成一個系統性的旅遊景點,並設立導賞團,相信喜歡深度遊的旅客會十分受落,會透過小紅書等社交平台推廣不同路線,如塗鴉漫步、博物漫步,配合現時旅客流行的打卡文化。

今年20歲的市民郭小姐認為,在環球經濟不明朗下,香港處於難關,作為香港的一分子,理解大家需要一起共同渡過難關,但在「減糖」的基礎上,是否可以有其他方式的補貼讓市民感到「一點甜」,如公屋減租、水電費減免等,她以新加坡為例,當地今年加碼「派糖」,笑說:「大家其實都非常努力,不求很大力度派糖,政府可否也獎勵市民,讓大家有動力繼續往上衝?」

責任編輯: 梁存希